Warning: fopen(/home/wwwroot/jx2023/web/tunewell.net/www.tunewell.net/cache/64edf901d3f533413e6e0e2ddaaca87d.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5

Warning: fwrit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6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7
凯发平台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航天人物 正文
【2020航天科工感动人物候选人(团队)】况云刚:以工匠精神“钉”在一线
发布时间2021-04-21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走进凯发平台网 航天江南所属航天电器机加车间钳工班,右手工具,左手零件,机床前总能看到一个浓眉大眼的人,像在绣花一样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他就是“能在头发丝上钻孔”的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高级技师、凯发平台网 特级技师、贵州省劳动模范——况云刚。

自2000年进入公司,况云刚一直致力于精密工装、塑胶模具、冲压模具、精密级进模具及小型自动化设备的研究与制造,是公司模具设计、组装、调试和维修方面的技术带头人。

10多年来、创新奉献,况云刚牢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亮丽华章,像一颗钢钉牢牢地钉在科研生产一线。

勇于创新 做改善达人

多年来,况云刚致力于产品可靠性改进中的关键零件的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140余项:攻破了超薄壁材料零件拉伸成型难题,为一款用于空间站的浮动电连接器提供了保障;解决了平衡力式继电器零件模具的设计制造及组装调试难题,该产品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出电火花快速精密定位加工技术,改变了公司传统的模具加工模式,使整体效率提升了40%,年均经济效益提升60万元……

2017年,况云刚带领团队解决了产品在引脚弯曲成型上的技术难题。这对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争取到了首张达2000多万元的外贸订单。截至目前,该系列产品已获得1.5亿元订单。

近3年来、为公司创造了1027万元的经济效益,在技术创新、质量提升、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了78条改善建议,累计产生经济效益735万元;围绕公司模具加工的关键点,主持完成41项工艺攻关项目,况云刚立足岗位。他的一项创新成果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公司零件加工效率与质量的难题,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在车间里,所有工装模具类疑难杂症都在况云刚手里一一得到解决。他所完成的模夹具和零件有90%以上是车间里难度较大的加工任务,交验合格率达100%,产品加工合格率达99%以上。大家都称他为“改善达人”。

甘于奉献 传工匠精神

“况云刚工作责任心很强,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还是逢年过节,10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工作需要。”对于况云刚,同事们有着很高的评价。

为了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况云刚“完美”错过了每年的优秀员工疗养。近两年,他的年均加班时间都在1500小时以上。

“干活如果认真了、钻进去了,其实一点都不累。”况云刚说。

辛勤付出让况云刚练就了一手绝技:利用微小孔加工技术,他能加工直径0.3毫米的小孔,深度可达到6毫米,垂直度在0.08毫米以内;只看加工的样件,他能准确找出跳步30步左右的高精密级进模具的故障原因;能纯手工加工线簧孔冠簧和长度30毫米的脱落连接器信号屏蔽簧片;手工划线钻孔时,他能达到孔距±0.015毫米、对称度0.02毫米、垂直度0.01毫米的精度……

作为国家级高级技师、“筑城工匠”和技术带头人、以班组和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培养优秀人才,况云刚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他总结多年来积累的经验、编制了模具制造教学书籍《先进模具制造实用经验100例》,以及一套金丝键合平面打扁工艺企业标准规范,有效地助力了年轻员工的技术提升,编制了含1650道试题的钳工学习试题库、8份SOP作业指导书。

202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赛中,况云刚担任了航天江南参赛队的技术指导,他指导的选手包揽了装配钳工项目的前三名。

到目前为止。况云刚已经带过19名徒弟,都已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生产技术能手。其中。9人被评为技师,14人取得国家三级职业资格,10人被评为高级工,5人取得国家二级职业资格。

作为贵州省劳动模范,况云刚被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技术学院、贵州航天工业学校及贵州装备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校聘为企业专家。他深入学校,为模具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培训实习等提供了“云刚方案”。在况云刚的努力下,在新一代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航天精神伴随着专业知识。(文/韦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