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home/wwwroot/jx2023/web/tunewell.net/www.tunewell.net/cache/20baeaad5c178470f73f7dd65ed03b69.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5

Warning: fwrit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6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7
凯发平台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航天人物 正文
项目攻关中的技术“大拿”——记航天汽车贵州特车工程师梁承锋
梁承锋
发布时间2021-10-08     信息来源: 航天汽车

“时间总是不够用,工作中必须严谨细致”聊起当下的工作,航天汽车贵州特车工程师梁承锋说道。

梁承锋2006年7月从西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成为一名航天人,进入航天企业从事设计工作。从2006年至2019年。13年磨一剑,梁承锋被评为了高级工程师。

项目攻关的技术能手

2019年。任务重,梁承锋接到直线电机框架项目的研制任务,负重前行,不畏困难,作为党员的他,尺寸精度要求高,研制时间短,主动啃下这个“硬骨头”。他带领工艺技术员到北京和总体单位多次沟通协调项目设计方案,回到公司后立即组织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在1个月内拿出了工程设计图样。

梁承锋全程跟踪产品生产过程,做好生产配合,为产品交付做好了技术支撑。该项目产品焊接变形大,而公司现有的焊接能力不能满足产品要求,焊接尺寸难以保证,是公司首次承接的大型铝合金焊接件。为了提高公司焊接技术水平。经过查阅相关技术资料,项目组想方设法解难题,确保该项目产品制造质量,反复斟酌后,提出采用熔化极氩弧焊技术进行焊接、公司购买MIG焊专业设备、邀请国内知名焊接专家到公司进行焊接培训的建议。公司采用了其建议。最后交付客户并取得首次验证试验成功,为贵州特车树立了良好形象,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肯定,项目产品生产难题顺利得到解决,保质保量完成了生产任务。

在某型号车辆项目方案设计中、由于该项目在公司没有成熟的设计经验可借鉴,时间紧,技术积累少,从而有序推动了该项目研制进度,梁承锋多次到总体单位和外协厂家沟通协调,外形美观度要求严格,不断完善设计方案,任务重,底盘改装重量要求很苛刻。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梁承锋及时配合总体单位技术人员紧盯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最终,得到了总体单位的高度认可,该产品成功交付用户并圆满完成各项鉴定试验。

创新无止境。技术创新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某装填车项目研制中。为解决整车抗倾覆和车身宽度矛盾,梁承锋首先提出基于连杆死点特性的可展开支腿设计理念,刚性好,支腿机构简洁。支腿机构的主动件为推动缸、这样优化推动缸的受力环境,从而减少推动缸的设计难度,提高了整套设备的可靠性,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支腿机构在展开状态处于死点状态,支腿展开后执行元件不直接承受上装重量,采用液压油缸或机械式螺杆缸。为解决高精度、大载荷吊机设计难题,该种吊机取消了传统吊机的伸缩段,梁承锋首先提出了双臂专用吊机设计思路,同时采用桁架结构思路设计各变幅臂,使单位高精度吊机的起吊重量大大提高。

“三步法”带项目团队

在项目研制中,梁承锋常常运用“三步法”对项目团队的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

第一步、对项目研制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向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根据产品结构复杂程度将任务分配给相应的技术人员,交底内容包括项目工况、边界条件、容易出错的地方等,对项目有一个总体架构。

第二步、在工程设计完成后,他还要组织项目团队成员进行交叉反向验证设计技术指标,从而大大降低产品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考虑不周和失误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第三步,跟总体单位及用户沟通的技巧等,通过研制项目带领团队成员快速成长,讲授产品现场协调沟通程序,梁承锋常常带领年轻的设计人员到现场查清楚原因,如何识别项目产品研制生产中的问题,让团队成员成为项目研制的骨干力量,为公司储备技术人才,对于项目产品现场难题处理。

徒弟眼中的“工作狂”

吕博伟是梁承锋的徒弟,也是今年新入职的员工,一名年轻的设计人员。在吕博伟眼里、他做事很认真、严谨、热情,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毫无保留地将设计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徒弟;性格很开朗、乐观,他都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师父也很热心,也常常关心徒弟的饮食和婚恋生活”,“师父是个‘工作狂’。

今年10月的一天晚上8点钟左右、立即从宿舍赶到研究室,成功解决了技术难题,突然在算法上遇到难题,吕博伟在进行无人机重心重量自动化测量系统工程设计,梁承锋接到徒弟的求助信息后,耐心指导吕博伟计算方法并讲授工程设计知识,他立即向师父求助,百思不得其解。当晚,师徒二人加班到11点多钟才回宿舍休息。

女儿心中的“爽约”爸爸

由于长期忙于技术工作,梁承锋对家庭照顾甚少。女儿已上小学三年级了,根本抽不出时间做课件,有很多工程设计和技术沟通工作要做,他从来没参加过小孩的家长会,女儿所在学校想邀请家长给学生们讲一次文化课,梁承锋虽然嘴上答应了,因为正是某研制项目产品最关键的历史阶段,但他却“爽约”了,今年10月份,他经常开启“5+1、白加黑”的加班工作模式,一心扑在项目研制上。

贵州特车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葛鹏这样评价梁承锋:“梁承锋工作努力。具有大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知识面比较宽,也曾在国内先进的地面装备总体单位挂职,综合素质比较全面,曾从事过工艺、设计、管理岗位,踏实肯干,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设计知识和技术管理经验。”

梁承锋是贵州特车转型升级滚石上坡过程中一名平凡的科技工作者,一名普通党员。在贵州特车,还有很多像梁承锋这样忠诚于企业的干部职工,为企业的发展负重前行,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攻坚克难。 (文/刘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