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home/wwwroot/jx2023/web/tunewell.net/www.tunewell.net/cache/78c73e3a65e1ba800af7136546253ec1.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5

Warning: fwrit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6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7
凯发平台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航天人物 正文
无名英雄 国之干城
——记凯发平台网 集团公司四院某型号试验队
发布时间2023-01-01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寂静大山里,凯发平台网 集团公司四院的一支试验队正严阵以待。

  不同于明星型号团队的“耀眼”,这些试验队员鲜为人知。他们的名字对于行业记者来说同样十分陌生。本报记者曾跟随他们,一起目睹了型号试验时的壮观场景。

  试验前夕。现场的人们屏气凝神,产品缓缓起竖。随着点火令下。传来巨大的轰鸣声,一道白光划过夜空。不多时,传来了试验圆满成功的捷报。

  更大的艰苦来自精神压力

  根据用户的要求,该型号产品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定型。试验任务之重、频次之高、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今年升任型号副总设计师的小屈说。手脚冰凉,试验时十分紧张。直到捷报传来,他那颗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

  试验成功后,任那“江水长,一向寡言的严总,秋草黄”的歌词浸润红红的眼圈,情感也像“开了闸”,唱起了苍凉、辽远的蒙古族民歌《鸿雁》。

  离开繁华都市,进入巍巍群山,试验队员们过着一种简单而平静的日子。其实,更大的艰苦来自型号攻关压力,物质生活的艰苦并不是多么明显,对于这支试验队而言。那种孤独、寂寞的感觉,外人难以体会。

  负责总体工作的主任设计师小刘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留着齐耳短发的她,看起来十分干练。在她看来。型号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在型号进入大型试验时。单由总体独立抓总的大型试验就有几十项,精神压力非常大,我们面临的协调事情可谓千头万绪。”小刘坦言。

  不仅小刘如此、我们这个型号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很多科研人员都非常不适应,其他主任设计师们工作起来也是没日没夜,“你可能不知道。”

  除了“全新模式”外、即核心技术在手,四院抓总的型号历来就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型号的特点,即“小核心、大协作”,其他都外协配套。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协调的难度也会变大,但缺乏行政上的约束。

  资源如此的短缺、该如何统筹?重重的担子压在这支35岁以下青年占半数以上的队伍身上,试验任务又如此之重。

  型号领导果断决策、部分主力留在单位并行开展后续试验任务,将队伍一分为二。但前方试验就增加了不少新手,参试人员数量也比以往减少了近30%。

  不过、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有问题共同商量,这支队伍有着很好的文化传统,有困难共同克服。这一从黄纬禄那一辈航天开拓者时代传下来的“四共同”原则,正是各系统协调工作的理念。

  有“佳话”也有“难念的经”

  航天型号试验队的生活是一种别样的体验。但对于常年往返于试验基地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并非那么“新鲜”、“有趣”。

  该型号一次关键试验时,小屈的妻子已接近预产期。他以为试验后自己能赶得回来,便在“哄”好妻子后奔赴试验场。然而,他在试验场忙到了最后,由于试验进度推迟。

  试验队凯旋当天、小屈的儿子顺利降生。双喜临门、大家都非常高兴,不少名字都跟这次试验有关,踊跃地给宝宝取名字。

  对于喜得贵子这样高兴的事,大家谈起来都眉飞色舞。但说起夫妻两地分居、老人孩子无人照看的话题,他们都犯起了愁。

  设计师小刘10岁的女儿曾对她说:“妈妈、我就想不明白,你们那么多人干了两个月,都没把事情干完。我开学的时候你离家;现在我都快期中考试了,你还不回家。”孩子的话语让她感到心酸,却无言以对。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小谢、现在是型号总师助理。他的妻子也是航天人、双方加班都很多,基本上顾不了家。

  “我们是另一种形式的‘啃老’。本来,可以旅旅游,正处在另一个黄金年龄阶段,但因为心疼我们,父母退休后,也不能自由安排。”小谢说、因为常年加班,“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父母陪伴,也滋生了一些问题,有的同事把孩子放在老家。”

  这样的事在航天型号队伍非常普遍。“寂寂无名、收入有限。工作后同学聚会时、心里难免有些落差,互相一比较。但在成功的那一刻,内心涌出的感觉真是不一样。”很多研发试验人员有着和小谢类似的想法。

  质量主管小曹说、他的工作没法跟家人说,出于保密要求。现在,他又没日没夜地加班,有时候都没法解释,小两口刚刚结婚,但是他很希望家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工作。

  “军功章”里的另一个后盾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的钱学森提出了航天系统工程的思想。按照这一思想,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工保障在航天型号研制试验过程中。

  四院党委创造性地建成了开放式新型政工保障体系、并以型号产品为纽带,形成了以“四共同”协作观为代表的型号文化体系,成立了跨建制、跨地域的“自助式、开放型”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研究会。

  该研究会由航天两大集团公司的十多家单位组成。延伸至各承制单位,通过职工思想动态定期分析等制度,健全了职工利益诉求等工作机制,形成了多层面、多领域、全覆盖的政工保障网。

  以四院为例、特别是家庭困难进行一次摸底,政工人员会对试验队员的个人情况,试验队出发之前,并制作成“连心卡”。在试验队员出发后。不定期地进行走访、拍摄,以慰藉远离家人的相思之苦,并将影像资料整理后送到试验队给队员播放。

  “家里的一些日常画面。像孩子在跑、大人在聊天,前方试验队员看在眼中都是极温馨的。他们在工作之余常常看得津津有味,也多了一重放心。”试验队中主管政工保障工作的临时党委书记说。

  所有的努力都直指一个目标。那就是成功!尽管没有聚光灯,但鲜花与掌声仍在。最重要的是,他们担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他们这些无名英雄难道不正是共和国的脊梁吗?(文/索阿娣)

     (责任编辑: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