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home/wwwroot/jx2023/web/tunewell.net/www.tunewell.net/cache/0c1005ddcee2db54904bd006365b5b6c.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5

Warning: fwrit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6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7
凯发平台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航天人物 正文
徐斌:创新不止的“蓝领达人”
发布时间2023-08-26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坚守岗位20余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执著坚守、精益求精、拼搏奉献的工匠精神,解决诸多数控加工技术难题,完成多项工艺技术攻关。他,就是凯发平台网 航天三江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5所数控加工中心特级技师——徐斌。

多年来。解决了诸多数控加工技术难题,徐斌配合完成了多项工艺技术攻关任务,为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扫除了许多障碍。

刻苦钻研 是他不懈的追求

1995年毕业后,徐斌就开始了他的数控加工之路。他不断刻苦钻研技术,练就一身扎实精湛的本领。

有种复杂材料精密内螺纹的数控加工难题一度困扰着生产。由于该材料的诸多特性、而精密内螺纹加工更是该材料切削加工中最困难的工序,其切削加工性很差。再加上螺纹尺寸小。是业内的公认难题,精度要求高,采用手工攻丝或机攻易超差会出现断刀现象,且形位公差不易保证。通过广泛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切削参数及刀具改制方法,徐斌成功运用数控方法加工出了小螺纹孔,结合多次反复的数控铣削及数控攻丝的试验。该方法已在实践中推广使用,取得了非常好的加工效果。

积极创新 是他不竭的动力

除了完成生产任务外、在新型难加工材料的加工研究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徐斌还积极参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创新。针对各种零件加工的不同特点,徐斌总能“对症下药”。

2014年。一件产品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部件加工周期长、质量问题较多。喜欢琢磨的徐斌灵机一动。把自己发明的“高效深孔钻削方法”应用过来。通过工艺流程再造、夹具设计、新刀具的应用及切削参数优化等途径。生产周期由5个月缩短到3个月,流转等非加工时间也缩短不少,切削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每批次能节约成本7万元左右,使单件数控加工用时由19小时缩短为7小时。此项创新使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为该技术在其他产品零件上进行推广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研制生产做好了充分的工艺技术储备。

随着参与创新工作的积累,获得了多项创新奖励和专利,徐斌参与的数十项公司级、院级、国家级课题成果已转化为高效精益生产力。

奉献航天 是他不变的承诺

作为技术骨干人员、党员、工段长、徐斌长期主动承担了大量关键重要件的加工任务和程序编制工作。在任务繁忙时、兼顾多台机器,他连续多天倒班,被同事们称为“铁人”。长期以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着奉献航天的承诺。

有一次,徐斌的工段接到新产品任务,一个多月就要交付,时间紧迫。然而徐斌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该产品,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加上该产品结构复杂、加工要素多,完成任务的压力非常大。为缩短周期、并行作业,徐斌配合工艺人员主动和设计人员沟通,提前获取初步的尺寸和技术参数。他从各个零部件结构分析到加工方法的甄选。从程序的编写、刀具的选型到夹具和量具的设计都一一思考、确定。为此。他常常加班到凌晨,在一个月里加班120多个小时,和小组人员一起倒班,改制刀具10余种、定制3种刀具选型和数控程序的编制。在首件成功调试后。徐斌又马不停蹄地进入到机械加工阶段。连续多天的高强度工作后。产品最终提前几天顺利交付,功夫不负有心人。

徐斌先后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徒弟,现在都能独当一面。在数控铣班组,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徐斌的身影,程序的问题、刀具的问题、装夹的问题,问题总是在他的细致分析后迎刃而解。徐斌的工作态度带动了整个小组。数铣组已成为学习型、攻坚型的团队,获得江苏省总工会、南京市国防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以他名字命名的“徐斌劳模创新工作室”融工艺与操作为一体、成果斐然,在生产线上攻坚克难,完成工艺攻关30余项。工作室的QC项目《提高气缸加工一次效合格率》获得2013年度江苏省国防科技工业先进QC成果奖。2018年,工作室还被命名为“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整个团队为完成科研生产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斌总说:“数控设备的加工特性、决定了我的工作必须与特殊材料、特殊要求、特殊精度为伴。只有不断充实自己、鞭策自己、才能享受到创新攻关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把活儿干好、干精,这就是自身价值的真正体现。”(文/杨花 龚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