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凯发平台网 六院 : 战疫情 保生产,我们能行!
发布时间2022-11-03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六院

疫情凶险,他们无惧风险

面对挑战,他们敢于应战

六院全体干部职工

在抗疫情、保生产的路上

用信念铸成铠甲

用汗水谱写担当

后勤保障兵 冲在第一线

“给集中办公的同事们

配备的床褥到位了,

尽快给大家送过去。”

“大家的早餐送到大门口了,

我马上就去拿上来!”


疫情爆发之初。并同步安置部分职工常驻大厦集中办公的决策,41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作出组织部分人员前往南地集中封闭办公。接到指令后,紧急联系供应商购置物资,不到两天的时间,制定实施方案,服务保障团队结合试验区办公条件和生活配备情况,棉被、折叠床、热水器和电暖气等物资全部配置到位。

为了让职工住得舒心踏实,保障团队能立刻作出反应,还配备了耳塞和眼罩等小物件,同时建立“24小时反馈机制”,不仅购置了拖鞋、毛巾、脸盆等生活必需品,团队从细微之处入手,集中办公的职工如有任何需求或困难。

保障团队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联系外出、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和集中封闭办公人员,提供“定制”服务保障,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保障团队尤其关注单身职工的生活状况,以三天为一个周期为有条件做饭的单身职工配送蔬菜、水果等保障用品,每天为居家隔离的单身提供配送盒饭。

即使工作繁琐

即使经常被“忽略”

但服务保障团队的同志们从未叫苦喊累

他们并肩作战

为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和科研生产任务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疫"往无前 把奉献写在岗位上

作为一名党员、46所606室的工艺总师、技术指挥曹总选择驻守在所区防疫情、保生产。疫情期间、科研生产工作依旧繁忙:写报告、分析数据、研究配方和工艺、跟产……从早到晚。特别是跟产的时候、提醒、监督,微信运动的步数记录着他走过的路,放不下心的他跟着物料走、跟着工序走。

他的妻子也是一名航天工作者,曹总习惯于报喜不报忧:“我在单位一切都好,孩子白天只能交给亲戚照顾,正值寒假期间,每天晚上一家三口在网上团圆,所里、室里给了很多关怀和支持,你们也一定注意防护,放心吧。”

606室称量组组长王丽娟,

一头短发,清爽干练;

一身蓝色工服,精细入微。

生活中她是大家的好姐姐,

工作中她是组员们的定心丸。

疫情突发后。我好想你,她已经在单位驻守了五天五夜,她却不忍回上一个电话,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听着微信里四岁女儿带着哭腔的语音:“妈妈。称量组正值新老职工更替,副组长也隔离在家,作为组长,她忍住对女儿的不舍,每天忙碌于生产之中,她对自己说: “我必须在这个特殊时期,做到比平时更细心、更操心、更用心!”

家中怀孕的妻子和小女儿的支持让技术骨干张文龙更加相信自己的坚持;室内安全员侯刘娜也是带病驻守所区....他们默默无闻是因为相信,这场战役我们一定能打赢!

把初心和使命

写进抗疫战斗的篇章里

2022年元宵节刚过

新冠肺炎疫情在呼和浩特再次肆虐

此次出现的疫情爆发突然

来势凶猛 情况复杂

在这个关键时期

红峡公司火焰蓝抗疫党员突击队

坚守使命

努力当好疫情防控的“排头兵”

坚守在疫情防控“火线”上

构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我是张全亮、统筹规划公共区域消杀和单身公寓的疫情防控也是我的职责,疫情期间,也是一名党员,除了日常工作。”

“我叫赵慧生,也是突击队最年轻的党员,疫情来临后,我每日需要上报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小区封控、大数据筛查、居家观察、居家等待等7类人员的相关数据,即使忙到夜里两三点,但只要能够为公司的疫情防控出一点力,我就很满足!”

“我是郭俊杰、接回医务工作人员,我已经到黄合少镇卫生院领取当日核酸检测物资,今天一大早。”

每天7点30分,已经开启驻厂模式的队员们在核酸采集点集合完毕,有序组织职工开展核酸检测。大家分工明确,有的专门摆放隔离带,有的负责引导职工,有的承担通道消杀,有的担负现场调度,有的管控车辆流动……

寒风里、他们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脚冻麻了跺一跺,还要不断提醒职工正确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全力提升服务保障速度和效率,手冻僵了搓一搓。在大家的努力下,不仅每天核酸检测的人数超过千人,而且职工等候的时间从最初的70分钟降到目前的只需几分钟。

“火焰蓝”是火焰在温度极高时产生的颜色

象征着火焰的高温与纯净

也寓意着这支党员突击队

守护公司和职工生命财产的热情与决心

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

扛起了疫情防控保障的重任

用实际行动

践行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