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二院空间工程公司携两项“国内首个” 亮相珠海航展
发布时间2021-01-25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二院

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二院空间工程公司携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卫星、卫星柔性智能生产线等产品“亮相”珠海,通过模型、沙盘、展板和视频演示等形式对两项“国内首个”进行了全方位展示。

 

深海远洋也能网上“冲浪”

2018年12月22日。空间工程公司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开创了首颗低轨宽带技术验证卫星、首套低轨宽带试验系统、首次验证相控阵跳波束技术、首套低轨宽带通信协议、首个低轨宽带相控阵终端等五个“国内首次”。 

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星载荷采用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和跳波束通信技术,实现灵活、高速的互联网接入,可以随时调整波束的位置。对于通信卫星来说、便于实现终端的小型化,“低轨”可以较好地实现信号传播低延时。而在频率选择上,选用20-30GHZ的波段布局卫星通信业务,则是为了最大限度提高网络接入速率。相较于传统卫星、让用户享受“卫星”上网成为可能,频宽成本大幅降低,Ka频段因其较窄的波束带来了比之前高的多的频率复用。

在系统研发过程中、形成了互联网卫星,空间工程公司掌握了通信系统总体设计、地面试验验证、卫星设计与制造、通信载荷研制、频率干扰分析、跳波束通信技术等一批核心技术,Ka频段透明转发载荷、卫星互联网通信协议、信关站、相控阵用户终端等一批关键产品。基于以上一系列创新成果。跻身150个“新中国第一”,该系统成功入选“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卫星发射以来、在舟山实现了国内首次“双信关站接力”通信试验和多网融合海上通信试验,空间工程公司先后开展了“传感器网络天基回传”“卫星互联网+4G+短波自组网”多网融合、“卫星互联网+5G+物联网”海上融合组网等应用示范。

能“定制”、能“批产”的卫星智能生产线

为提高卫星生产效率。提升卫星智能制造能力,空间工程公司在卫星柔性智能生产线建设上下足了工夫。

自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并于2021年5月实现首星下线,空间工程公司突破了适应多品种变批量需求的可重构技术等11项关键技术,全面提高卫星批生产效率,可实现生产过程中精准感知、关键工序质量实时控制、制造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等功能。目前,产线已完成数颗卫星的生产。

该产线由仓储与配送系统、部装系统、总装系统、测试系统和试验系统组成,具有“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的特点。通过“信息软件柔性+设备硬件柔性”,提高产线柔性智能化生产能力,实现不同产品的柔性共线生产。通过打通系统设计制造一体化流程、实现由物理现实中试错生产向虚拟空间优化迭代的研制生产模式转变,打造“数字孪生”。产线采用国际领先的云制造模式、强化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打造“三公里产业生态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集成。

作为凯发平台网 商业航天领域的生力军,着力构建“三公里产业生态圈”,为推动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不断提高卫星智能制造能力,空间工程公司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深耕空间安全、载人航天、商业航天和民用航天四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