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home/wwwroot/jx2023/web/tunewell.net/www.tunewell.net/cache/e97d4af8ac37f762a10639653083828d.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5

Warning: fwrit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6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7
凯发平台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数据治理先行 夯实数字航天基础——航天江南航天控制以提升数据质量促企业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2-11-29     信息来源: 航天江南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航天战略”作为集团公司“1+4”战略之一被明确提出。近年来,基于MBD实现设计-工艺-制造-质检一体化贯通,ERP系统深化应用成效显现,在航天江南信息化整体架构牵引下,由智能管控系统、仓储系统、物流系统组成的智能生产系统上线运行……逐步构建了面向公司级、车间级覆盖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主要业务的信息化平台网络,TC系统全面推广应用,航天控制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快速推进。

“三分软件、七分应用、十二分数据”。是系统间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基础、也是关键,数据质量问题更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前进路上主要的拦路虎,基础数据对于信息化系统就如同人身体中的血液。近三年来。基础数据质量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航天控制以“降本、增效、提质”为目的,打出系列组合拳,从平台工具建设与二次开发、完善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多措并举,聚焦数据治理。

因题施策 精简存量

循序渐进。物料编码缩减50%。在2019年公司ERP深化应用专项工作中。压缩物料编码品种和完善业务视图数据是重点工作之一,将编码总数减少至9000余条,根据集团编码规范、产品手册对公司已有的12116条物料的属性信息逐条检查,根据MRP运算逻辑及业务需求完善编码业务视图,网信处组织物料编码组、设计、工艺、生产、采购等部门,剔除一物多码、错码、不断压缩物料品种。2020年、结合编码规范、国家标准及实际采购情况、作为新研产品搭建BOM的基线,梳理出5600余条优选编码纳入商密TC“物料优选库”隔离管理,公司继续对15类物料推行“优选码”筛选。

延伸完善,提升产品BOM质量。在基于BOM的科研生产组织模式中,BOM经业务部门评审认可后在TC、ERP中进行受控使用,以梳理出的5600余条优选编码为基础,累计完成145项BOM数据的完善、评审和更新,设计、工艺部门马不停蹄开展所涉及产品BOM的更新完善工作,为科研生产组织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BOM质量是物料编码质量的最终体现。

科技提质 严控增量

部署商密TC。通过结构化BOM保障数据一致性。公司商密TC系统于2019年11月底上线。同时通过TC、BPM、ERP在商密网的系统集成,取代人工刻盘的信息交互方式,BOM数据在TC、ERP系统间的数据一致性高,传输效率提升明显,通过TC结构化EBOM快速生成PBOM,EBOM与PBOM的数据一致性和转换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代替之前Excel格式的BOM表。

建设物料库、通过二次开发工具管控新增数据质量。2020年11月公司完成基于商密TC的物料库二次开发、实现新研产品BOM搭建是否源于优选库的检测功能,申请新编码时,将形成的优选码库实行隔离和动态管理,通过二次开发工具在TC提交物料编码相似申请,自动集成传递到BPM系统进行审批。通过系统软件代替人为判断物料属性信息是否重复和所用编码是否优选。从源头提高物料编码质量和BOM的可执行性,系统集成减少了业务人员重复填写属性信息的工作量。

完善流程。通过开发线上数据监控平台提升管控水平。在BPM物料主数据申请流程中增加采购部门审核节点。对物料采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前移审核,减少过程反复。为量化管理物料编码申请效率与质量。网信处基于商密网开发了物料数据线上监控平台,对BPM系统中物料申请的各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共享,开展量化的激励考核。

创新管理 孕育长远

创新组织机构改革。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和数据工作,并陆续从设计、生产、采购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2019年8月将网信处独立建制,按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理念,充实壮大信息化队伍,主要负责网络安全、信息化工作。在基础数据质量一度影响效率时,经过集团公司、航天江南级培训,队伍在实践中边学、边用、边总结,发挥专业优势,推荐经验丰富的设计员、工艺员兼职承担编码审核工作,为公司基础数据质量提升付出了艰辛努力,业务部门领导也逐渐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2019年8月公司组建了11人的“物料编码组”团队。

制定完善规章制度。根据集团公司编码规范基本要求、航天江南物料编码原则。进一步细化了编码各字段的规范性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2019年10月以公司标准方式发布“1+9+13”体系的《ERP业务应用规范》,2020年11月发布了“1+15”体系的《航天控制物料编码规范》。为规范编码在业务端的使用和TC物料库管理。制定了《航天控制物料编码及商密TC物料库管理要求》,明确了业务节拍及考核要求。

丰富沟通协调机制。2019年8月起。2019年11月在BPM系统相继上线“生产数据问题反馈流程”“BOM更改申请流程”和“工艺路线更改申请流程”,业务部门遇到的数据问题通过流程及时得以反馈、处理闭环,公司通过定期召开物料数据工作例会、数据工作云信群等方式加强沟通交流,累计完成237条数据闭环管理。

加大激励考核力度。为提升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对于为数据质量提升作出重要贡献的部门与个人,通过纳入月度KPI、科研生产负面清单问责、通报批评等方式进行考核,因自身造成数据质量问题影响科研生产的,公司在年度信息化先进评选、专项奖励中予以倾斜考虑。通过系列管理创新、夯实了管理基础,形成长效运作机制,为数据质量提升工作孕育了源源不竭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