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二院:科技扶贫进田间 脱贫振兴紧相连
发布时间2020-12-22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二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非凡的意志、坚定的决心、超常的举措,打响了中国减贫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凯发平台网 二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从2013年开始定点帮扶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按照集团公司部署要求。二院党委成立扶贫领导小组。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扶贫工作,为富源县实现高质量脱贫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多个扶贫项目顺利完成,在项目、人才、资金上逐年加大投入,助力富源县于2019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并派出挂职扶贫干部。

我们将从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医疗扶贫等方面进行系列报道,带大家详细了解二院如何助力富源县脱贫攻坚的。现在为广大读者呈献二院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一——科技扶贫。

——编者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地处云、贵两省交界处。全县面积3348平方公里,贫困发生率16.1%,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口8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619户111448人,全县共有8个贫困乡镇(街道)、130个贫困村。

二院在集团公司的指导要求下,将多个科技扶贫项目落地,经多方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航天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充分发挥航天科技优势。

与天斗,推进富源气象现代化

气象指挥车

富源县地形地貌复杂,是曲靖地区自然灾害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每年降雨、森林火险、地质灾害等造成的损失占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8%以上,是富源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地科技落后、二院发挥自身优势,无法对恶劣气候进行有效预报和干预,使科技扶贫落到实处。针对富源县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分四期建设了“气象灾害应急移动保障指挥车、DLP高清会商显示系统、智能化操作系统和手机终端APP、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视频监控系统”项目,紧紧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高原特色农业服务。

2014年到2017年、一茬接着一茬干,从基础建设到软件搭建,四期项目层层递进,构成了全方位一体化的“智慧气象”系统,二院先后派驻的扶贫干部。建成了集气象观测系统、通信分系统、语音指挥调度分系统、可视会商、预警服务分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办公分系统、供电分系统、综合保障分系统于一身的多功能气象灾害应急移动保障指挥车,更有每位老乡都能简单易懂的手机APP,配合一系列的监控和操作系统,由功能强大的指挥车重点发挥作用。

这四期“智慧气象”项目将富源县气象局水平提升一个层次。使之成为云南省气象局气象现代化试点单位。“智慧气象”上线以来。政府能够更加有效的对灾害天气进行预警、决策和抢险,将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为富源县防灾减灾、助农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百姓能够通过手机实时监控气象变化、及时获取预警信息。

同地争,助力富源农业数据化

农业大数据平台

土地是农民的根。是老乡实实在在获得感、幸福感的来源。如何能最大化发挥土地的作用。就需要对大量的种植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家家户户种植靠经验。在这个大数据信息时代,没有完整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富源县已经落于人后,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迫在眉睫。

在哪儿部署数据采集设备、怎么部署更合理。让航天擅长的“云平台”技术延伸到富源县智慧农业领域,需要二院派驻的扶贫干部与富源的农户和养殖户进行沟通。三期农业大数据平台建成落地、提升农产品价值,基础信息采集、种植规划决策分析、物联网管控、云平台市场管控等跨时代技术,老乡们切身感受到了来自航天的科技帮扶,引导农户科学种养殖,应用农业大数据平台,提高农民收入,全面提升了政府农业信息数据使用服务能力、决策能力。

入太空,力促富源育种科学化

富源太空魔芋种子储藏

富源魔芋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农业支柱产业。加之魔芋本身的软腐病,然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严重制约了魔芋产业化发展,魔芋种性已有部分退化。二院时刻关注富源魔芋的情况,最终确定太空育种项目,联合富源县政府和富源魔芋研究所组织多次研讨。在航天科工和二院的持续推进下,2020年5月,富源魔芋实生种、魔芋子芋、脱毒愈伤组织等材料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送上了太空,并于5月8日随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宇宙环游了69个小时的魔芋种子穿越了太阳辐照强的范艾伦辐射带。得到了更多的辐射也获得了更多的突变机会。但种子最终还是要回到土壤中才能验证突变的效果。目前已经在富源魔芋研究所完成了无菌盆栽培养实验,正在开展农田种植适应性实验研究。富源魔芋上天入地,为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魔芋新品种提供了可能。这也将为富源魔芋的金子招牌,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兴乡村,促使富源环境宜居化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站

脱贫攻坚战摘帽之后,应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倍受关注,2020年投入帮扶资金在竹园镇建设了日处理15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站,航天科工提前谋划、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2020年10月,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解决了乡镇不规范填埋垃圾导致的侵占耕地、渗透液污染地下水源等严重影响美丽乡村环境的问题。该项目涉及征地、土建、设备、环保、安全等多方面问题。是航天科工2013年扶贫至今最为复杂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土建稳固和安全性、用水和废气排放环保等多种困难和问题。为了顺利推进项目、与县住建局等部门多次协调沟通,成为富源县、曲靖市乃至云南省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项目,最终确保项目顺利完工投入使用,二院派驻的扶贫干部频繁深入乡镇和村庄实地调研和监管,与土建方、设备安装方反复研究最优方案。

精准扶贫离不开科技支撑、助力富源顺利脱贫摘帽,航天科工将航天科技转化为优质项目下乡落地,为富源带来大幅的现代化提升和显著的扶贫红利。(文/张文喆  胡江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