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众志成城克难关 焚膏继晷攻时艰——记湖南航天7801所的干事者
发布时间2021-11-25     信息来源: 湖南航天

有这样一群人、在他们的身上凝成了一种精神,无形中散发出一种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因为共同的志向而聚在了一起,勇于担当,这种力量促使他们攻坚克难,诠释出中国航天人的精气神。  

某项目紧急成立项目组。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项目组成员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项目动员会上,人称工艺之光的副总工艺师黎正华对我们每一位项目组成员说:“这次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我们大家要团结一心,打赢这场战斗!”

    

于是在办公室里、势不可当,项目负责人李明华与彭时雨开始了紧密的工作安排,所有人犹如一台巨大的机器转动了起来。一张一张电缆设计图纸从每一位工艺师的电脑里设计了出来。资深电装精英范辉与陈晖师傅一起,浴火中成长,对部门内新人进行了耐心的教导,没有时间留给我们慢慢按部就班的学习,在实践中总结是最快的途径,这就是在战火中锻炼,对于我们来说。

在每一位工艺师忙着出图纸的同时,项目主管任天骐便与两位项目负责人一起做好了接下来几个月的任务安排,一切都井井有条,时间甚至精确到了夜里的三点钟

随着一份份工艺文件打印了出来,三号楼四楼的电装车间也渐渐忙碌了起来。接线班组长袁芳这次也全程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不仅要完成自己手头上的任务,还要处理班组长的日常事务。与车间一墙之隔的调度室里,作为本项目的车间调度的丁欢,与此同时还要与借调回车间的身为研究室综合管理员谢意一起进行本项目的生产工作,忙的也是满头大汗。虽然每天工作量都是异常的大、钟声刚刚敲过了十一下,从办公室处理完一天事物的李鹏来到了爱妻谢意的身边,但是谢意的脸上却仍旧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周六晚上,但是车间里随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看到爱人的手因为拧连接器而脱落了一层层皮,眼中不禁泛起丝丝泪光。

 

因为是第一套产品。既有李明华、马立新等电装方面的专家,需要改进优化的地方都不少,在二楼单板调试车间与四楼电装车间来回奔波,生产线上都可以看到工艺人员与生产线上的接线小能手们同甘苦共进退,在这里,决不能耽误生产节点,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说到这就不能不提我们单板调试工艺曹潇嵘,所以从早上八点一直到凌晨一两点钟,脸颊上的汗珠一滴滴地从下巴上滴落,也有数名单板调试工艺,人称工艺小陀螺的他就犹如盗梦空间里旋转不停的陀螺一样。

每当夜深人静,大问题绝不过夜的底线,工艺负责人李明华、彭时雨与黎正华、李鹏等人就会在车间里梳理一天的问题,为此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大多数人都下班回家后,做到了小问题当时解决。

 

当产品制作完成后、四楼的灯光格外耀眼,从白天到晚上一刻不停进行绝缘通断抗电测试,便开始了一轮轮测试与试验项目,以朱任、陈奕贝、李诚明等人的夜班小组成立,在漆黑的研究所里,夜以继日。

在负一楼振动室中、设计了振动试验工装,有力的保障了项目进度,工艺人员何祁陵、胡超、杨锐、李诚明四人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下,花费了巨大的时间精力吃透技术条件,利用了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加班加点。

在一个雨夜,子夜的路上因为刚刚下过雨而湿滑不堪,在一个转弯处,好几分钟后才慢慢爬了起来,何老师不慎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被办公室的人们称作浴火麒麟的何祁陵骑着电瓶车离开了单位。第二天独自一人来到医院进行检查,随后第一时间拖着一瘸一拐的腿来到单位投入到工作中来。

在这一系列分离力测试、高低温工作、低气压试验、随机振动中。太阳升起的那一瞬间映衬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夕阳下的那一刻他们依旧在忙碌,系统工艺的四名工艺师担起了大梁。不怕苦不怕累是我们每一位工艺人的品质。踏踏实实做自己,老老实实干工作,不孤不傲,不骄不躁。

在整个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每一个部门都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最完美的一步,资产管理处还是质量处,我看到了我们航天人特有的团结,无时无刻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无论是工艺处还是装调与试验中心,大家犹如一家人一般。

在凌晨两点的7801所。又有装调与试验中心的袁芳、丁欢、龙珏,科研生产处的任天骐喝了口红牛继续干活,资产管理处的吕颖揉了揉干涩的眼睛,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熟悉的身影:既有工艺处的李明华、彭时雨、朱任。此时此刻我们只有一个名字:中国航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