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航天汽车云南航天奋起进入战时态 同心夺取两成果
发布时间2020-03-19     信息来源: 航天汽车

“钣金分厂某型号任务完成”;

“焊装分厂的难点问题已经攻克”;

“方舱分厂把延误进度抢回来了”;

“总装分厂按要求的生产进度圆满完成某型号任务”。

随着一项项任务完成上报,一个个难题被攻克,航天汽车云南航天以战时状态,冲在一线,被疫情耽误的时间被一点一点抢回来,沉着应战,以分秒必争的速度,在这场艰苦的“突击战”中,以上率下,序时进度一点一点赶上,逐渐掌握住战场主动权。

党旗飘扬,引领防疫先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员工返岗和物资采购、迅速建立起战时指挥机制,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云南航天党委科学研判、精密部署、积极应对,是云南航天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必须解决的三大难题,抓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地落实。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特殊,疫情防控压力巨大,出入境人流量大,口岸通道众多。云南航天地处省会、职工除了省内,疫情防控压力“山”大,管控措施更加严格,还有一部分来自省外,人流较多,随着职工陆续返岗。为此,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每天及时发布疫情情况通报,引导大家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云南航天第一时间成立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疫情防控微信、云信工作群,做到人心稳、军心定,宣讲普及防疫知识、安全生产等措施。

同时,对职工及外协人员实行分批返岗复工;开辟绿色通道,迅速制定复工方案,为确保职工安全快速返岗,确保“零确诊、零疑似、零传播”的目标得以实现,云南航天积极与属地政府及职能部门沟通,“点对点”方式接回疫情期间滞留武汉地区的职工,并采取“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

复工复产以来。积极参与到防疫物资采购、办公生活场所防控等一系列工作中,迅速行动,广大党员更是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从临危受命火线成立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建立行程日记台账,风雨无阻;从厂区封闭管理,配合地方政府做好联防联控设置临时检测站,到加强对进入厂区人员的引导、测温、体检等;从带头落实上级要求,到长达18天432小时的轮班值守,对职工及共同生活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真正体现了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来,每一个工作现场都能看见党旗飘扬,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能看见党徽闪耀,到积极做好职工的解释、安抚和慰问等,全方位、无死角消杀。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一项项严密的管控措施得以落实,让职工的心安定了下来。

攻坚克难,战鼓响彻征程

压力就是动力。项目生产保节点从来没有退路可言。为确保各大重点项目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按时通过验收交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经营任务攻坚战。云南航天所属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响应党委号召。4月下旬快速组建1支党员突击队、3支青年突击队,严肃党内生活,明确突击目标和工作职责,以开展“打赢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经营任务攻坚战”专题学习研讨活动为载体,强化宗旨意识。党员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冲在前、作表率,全面形成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和谐氛围与工作合力,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的入党誓言。

受疫情影响、春节过后车间人员招聘工作推进受限。为保证项目生产进度、突击队员主动将办公地点搬到项目生产现场,突击队员冒着大雨进行包扎、防护,检查生产安全质量;为避免产品线路裸露在外被暴雨淋湿,实时跟进项目进度,避免了质量风险,坚守岗位。

如今的云南航天生产车间,时常在深夜凌晨的工厂道路上,披星戴月每天12小时以上的工作早已习以为常,都能看到车间工人刚下夜班的身影,白加黑、“5+2”是工作常态。为了争取一分一秒、只为能够按时交付生产任务,晚饭又是一份简单盒饭后便又投入到紧张工作中,车间员工的中午饭都是带到车间来吃。

截至目前。已完成云南消防总队的五个令号批次11台车的生产任务;方舱医院四个模块的生产任务;节能灶的发运工作;压力锅及配件的发运工作;水壶两个令号的包装、发运工作;某系统的自制件生产任务等多项任务。同时。云南航天历史上单笔合同金额最大的订单——某型号炊事车项目在4月份正式转入产品生产阶段,拉开了云南航天2020年大干快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序幕。目前。已完成零部件生产和上装部分装配,舱体合成255台,进入生产“快车道”。

其他科研生产项目虽前期受技术、工艺、物资等多方面问题影响,争取完成各个项目的生产任务,往前赶进度,各分厂齐努力,云南航天生产部每日都会通过云信,实时的上报、整理、更新排产计划,导致生产的齐套性滞后。

同心聚力,彰显无私奉献精神

这场“突击战”中、每一位云南航天职工的内心都如释重负,项目进度抢回来了,但过程中,却演绎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方舱分厂负责人王建国年近花甲仍然对外跑业务。没有因行动不便而拒绝每一项任务,每次都掷地有声的说“生产部的事就是我个人、我分厂的事”,对内管生产,无论困难再大。

生产计划调度处负责人朱洪只要生产部有一个人加班就始终坚守在一线。数月未能陪伴看望住在家属区的父亲,心中挂念他的父亲却步履蹒跚地来到公司看望他。

钣金分厂、焊装分厂的马艳菲与伍颜华夫妻二人的母亲几次提出要从老家来看望他们,因为繁忙的生产任务被他们一次次拒绝了母亲的要求;总装分厂的杨秀莲与钣金分厂的杨密花、焊装分厂方勇与钣金分厂的梁增爱、焊装分厂的沈俊与总装分厂的王凤莲等多对夫妻组合,将年幼的子女晚上一人留在家中已2个多月;施国飞、宁显文、方敏超更是将出生才5、6个月大的女儿交给了妻子照看,从来没有因此而请过一次假,早出晚归,每每看到总是她们母子熟睡时的模样,为了配合生产团队赶进度。

许许多多这样为之动容的事举不胜举,这许许多多的无暇陪伴,不抱怨、不埋怨的背后又何止是为了生产任务的完成,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当前,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经营“两个成果”而不懈奋斗,云南航天没有因为疫情影响按下“暂停键”,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最前线,全体员工正无畏一切危机考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寸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