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沟里人”为何上了“大名单”?——记六院上榜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
发布时间2023-01-09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六院

六院江河公司地处偏远的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职工们总爱戏称自己是“沟里人”,一则重量级消息在“沟里”传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第26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江河公司榜上有名,日常寒暄总会说:“进沟里去吗?”最近。

“作为集团公司唯一一个整建制留守三线的企业。这些年来为了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想了很多办法。”公司科技处负责人说起“沟里人”登上“大名单”。满是感慨。“沟里”对应着“城里”。公司给出了“事业留人”的答案,医疗教育落后,如何留住高端研发人才,信息交通不便。近年来。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多维度、多层次促进科研人才发展,为加强科技人才建设。

做好伯乐 千里马跑得欢

公司长期以来注重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0余年寒窗苦读。为航天事业奋斗的机会,他们放弃了城市光鲜亮丽的生活,公司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站到科研前线,一朝博士毕业,为的是有一个能发展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公司领导对高素质人才的关爱溢于言表。

2016年起,班子成员与博士生结对子,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由公司主要领导牵头,加速博士成长成才,不定期进行工作和生活上的沟通,公司加强了对博士研究生的引进,4年间完成6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人力资源处积极探索,实施多元化、多渠道激励措施。近日,公司提出的针对6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申请补贴事宜,首次获得地方高端人才补贴73545.38元。

公司通过项目引进实现人才培育,将技术骨干提升到项目负责人的位置,打造领军人才队伍,将青年骨干推到科研前线,用人才培养反推项目攻关,助推公司跨越式发展,让他们从孵化到结题全生命周期参与项目。

青年项目负责人朱自强。2018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公司。彼时。是极大的肯定,对进入公司不到1年的他来说,公司决定大胆委派他为技术负责人,经过对技术人员研发背景和发展方向的综合分析,承担项目攻关,公司正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培育一个全新科研项目。面对公司的信任,朱自强带领研发团队迎难而上,就初步掌握该项技术,经过不计其数的文献查阅和挑灯夜战、数不胜数的技术卡片和文件报告,仅用1年时间,不胜枚举的失败和挫折。2019年,该项目在国防科工局与竞争单位同台PK不落下风。答辩时不善言辞的朱博士却从容不迫、对答如流,获得评审组的一致好评。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报告里的所有数据都是一个个试验积累下来的结果,我们有信心、有底气。”

种好梧桐 金凤凰飞得高

偏远的地理位置虽然增加了科技交流的难度,却也赋予了江河人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不断创新的使命感。公司先后建立“湖北商业航天化学动力工程研究中心”“防隔热功能材料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积极与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有机所等十数家单位建立合作,不少研发人员都通过平台完成了多领域的技术孵化。梧桐树越种越多,金凤凰们自然就有了一飞冲天的基础。

2015年、公司成立燃气发生剂研究团队,面临特种材料短缺、表征手段有限、测试能力不足等多项难题,这是一个全新配方体系。团队负责人主动出击、打破研发瓶颈,利用已有科研平台,积极联合相关高校开展特殊性能测试和研究。经过5年的不断攻关,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目前、给研发人员更多增强技术实力的机会,不断提升公司技术实力和美誉度,公司涉猎的科研项目已由数年前的单一方向,发展到如今的多归口、多领域。

公司科技处负责人介绍:“科研项目需要长期培育。不能闭门造车。组建项目攻关团队。去看、去学、去争取,让技术员走出去。”青年技术骨干张习龙。先后主持参与了4项外部课题,201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公司,与湖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深度合作,短短4年成长为公司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张博士常常在交流的路途中,同事们都戏称他为“空中飞人”。

“公司靠我发展。我靠公司生存。”江河公司人才的成就感和归属感越来越强。正向循环作用愈加明显。“这次登上“大名单”。期待公司给我们更美好的未来!”说着,张博士又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我们“沟里人”很振奋。(作者/宫莹 吴素心 编辑/侯孟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