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充分准备、攻坚克难——航天三江红阳公司全力以赴保障箱体专项任务有序推进
发布时间2020-05-04     信息来源: 航天三江

4月26日,在航天三江某箱体项目的动员大会上,要求红阳公司项目组尽量不要换人,保持上次的队伍,项目总师在动员各单位加速冲刺时。去年红阳公司以生产现场24小时“不断线”的方式。提前完成了箱体专项任务,全力以赴。今年受疫情影响项目生产时间耽搁近两个月,但公司项目节点仅往后调整了22天,如何确保完成任务?

充分准备,起步即冲刺

这次项目中的箱体材料由不锈钢升级成为了更难加工的钛合金,结构更为复杂,整体尺寸更大。在凭借合理的策划、成熟的工艺方案争取到项目后,虽然有着去年顺利完成箱体项目的成功经验,在1月2日就开始项目备料,但红阳人没有丝毫松懈。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严峻、将项目所需所有物料全部运回公司,为了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物资部安排专人在1月23日春节前夕。正是因为物料齐备,公司复工后起步即冲刺才有了可能。

在1-3月份、公司清理项目资料,提前进行生产策划,线上编制加工工艺,长达两个多月的居家隔离期间。科技发展部刘凯作为项目策划员、是公司汇总项目各项信息的“交通枢纽”,将科技发展部、科研生产部、工艺技术中心、机加制造部、特种制造部串联起来,在线上复工期间他平均每两天就要开一次视频会,通过大大小小几十场视频会。3月1日,一共22条大项、上百条小项的策划表将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考虑周全,大到技术状态确认、工艺文件下发、箱体对接时间等“宏观把控”;小到明确机床所需操作人员、特殊刀具采购、真空热处理炉、密封检验水槽状态核实等“细枝末节”,每一个对策都切实可行,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有对策,由刘凯整理的《箱体专项任务计划及存在的问题》中。

在线上复工期间、机加制造部工艺员金先兵积极开始线上办公,整理了60项相关毛料的加工工艺,核对自己负责的图纸状态,同相关的特种制造部工艺员交流焊接工艺。3月17日,复工人员来到车间时,通过审批流程,真正做到了起步即冲刺,当公司有序复工,只待启动机床就可以开足马力投入生产,金先早已将箱体所有毛料加工工艺导入公司内网。得益于前期的充分准备,转入特种制造部进行组合焊接,箱体的主体结构零部件在4月2日完成散件加工。

攻坚克难,开局即决战

处于下一步工序的特种制造部在3月23日就完成所有工艺图纸的清理、原计划采用校形工装控制产品焊接变形量,保证产品的平面度等形位公差。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定制的工装无法在4月份运抵公司,交通不便。于是在特种制造部技术分中心主任王维新牵头下、依靠零部件自身的自锁定位特点,在没有校形工装的情况下来控制焊接变形量,大家开始尝试通过调整焊接次序、优化工艺设计等方式。一开始、我们应该自信一点!不要畏惧、多尝试新方法、新工艺,王维新站出来说:“我们制定了钛合金焊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门的工艺员们还有些犯怵“万一失败了可怎么办?”这时。”在他鼓励下。特种制造部通过多轮模拟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并最终在4月26日,在4月4日运用新工艺启动产品焊接工作,箱体完成所有焊接工序,经过检验合格,几米长的钛合金箱体整体焊接最大变形量在1mm以内。

4月27日20:00,在机加制造部“大马”——立式五轴加工中心旁边,露出欣慰的笑容,操作工马刚和工艺员金先兵正一起吃盒饭。原来早在27日上午10点多,不放心的金先兵全程“守护”,送到“大马”这里,只为了在出现装卡难题时第一时间解决处理,箱体就经过钳工清理。固定、装卡、对刀、他们两人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最终测量显示试加工精度控制在0.1mm以内,量尺寸,一整套流程下来花他们9个多小时,试加工。“产品第一次上机床装卡定位很重要,横平竖直各个方向的尺寸都要对好,后面才能顺畅,就像穿衣服只有第一个扣子扣好了。”马刚说道。在产品实际加工过程中,外形尺寸加大,螺纹孔数量增加等一系列难题,但由于前期充分准备,箱体项目遇到了材料改变,相关难题迅速解决丝毫没有耽搁生产进度。

五一节假日期间红阳公司依旧干得如火如荼。将产品生产全流程明确到小时、明确到设备、明确到个人,“提前完成任务,箱体项目组延续了去年生产的模式,确保产品质量”这就是红阳人的责任与担当,生产现场24小时“不断线”,项目牵头部门制定了24小时项目专题计划表。(文/万俊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