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home/wwwroot/jx2023/web/tunewell.net/www.tunewell.net/cache/a9ac3ba1bc9d1e8e71cb097d35811f86.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5

Warning: fwrit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6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home/wwwroot/jx2023/index.php on line 567
凯发平台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三院159厂:砥砺奋进辉煌一甲子 不忘初心续写新华章
发布时间2020-10-26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三院

六十载砥砺奋进风雨兼程,一甲子励精图治铸就辉煌。2020年4月22日,三院159厂迎来60周年华诞。

159厂办公大楼全景

六十载锐意进取,六十载春华秋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大发展、大跨越,159厂从一个非标准设备维修小厂,利润从几十万元增长到几亿元,发展成为专业齐全、配套完整的重要装备研制和批量生产总装大型企业,总资产达几十亿元。

六十载栉风沐雨。六十载奋发有为。159厂全体干部职工在集团公司党组和三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牢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使命,发扬“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星航精神,潜心钻研、上下求索,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书写了一部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辉煌篇章,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

装备产品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

为国铸剑挺脊梁  创业艰辛斗志昂

回望一甲子、无不是在挑战中实现跨越,在艰辛中铸就辉煌,飞航导弹的每一次升空、每一次飞行。

1956年10月8日,北京西郊。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钱学森任院长,梁思礼负责导弹控制系统研究。

新中国的航天事业,背负保卫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1959年,在京西一片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兴建厂房、购置设备,第一代创业者们怀着美好的憧憬、执着的信念、高昂的斗志与强烈的爱国强军热情,研制试验、开展生产,从一穷二白中开启了星航人艰苦卓绝的创业征程。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合同,中苏关系紧张,撤回了专家。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导弹事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聂荣臻元帅擂着桌子说:“逼上梁山,自己干!”

在国家工业体系尚未建立、技术基础薄弱、国民经济困难、专家图纸都被撤走的情况下、航天人下定决心、发奋图强,一定要争口气。没有正规厂房,甚至几个人挤在一张铺上,搭建临时棚子遮风避雨;生产工具不够用,大家就自制,就用汽车库和几间平房暂时做生产工作间,没有床就搭地铺,不能自制的就到兄弟单位借;职工住宅紧张。纵使生产生活条件再艰苦、每个人内心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溢于言表,但一想到能够研制导弹为国争光、卫我国防。

1965年,为的就是争航天人起家创业之气、争海军强大之气、争中华民族之气,展开了一场打赢“练兵弹”总装的硬仗、必须成功的攻坚战,159厂按照边调整、边改造、边试制、边生产的原则,铆足干劲,为拿出全三院的第一个“起家弹”“争气弹”。

在一步步改扩建和调整过程中。攻克了钣金焊接、化学铣切、模线样板等一系列必须突破和解决的技术难关,159厂调整了原有生产车间组织。经过不懈奋战、海鹰二号导弹于1967年9月连续两次发射试验成功,均准确击中靶标。1970年,产品顺利装备部队,解决了人民海军岸防部队导弹武器急需。

海鹰二号导弹发射瞬间

海鹰二号导弹的研制成功。优化完善了生产管理模式与设备设施资源的调整配置,培养锻炼了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技术不断优化、善于攻坚克难、且具有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促使159厂快速实现了由非标制造维修厂向导弹型号总装厂的定位转型。159厂也从此开启了扬帆远航的飞航导弹总装之旅。历经艰难磨砺和不懈奋斗。159厂型号生产模式实现了从单一型号研制兼小批量生产到多型号并举、研制与批产并重的转变,型号性能实现了由低向高的转型升级,产品服务实现了从单一为海军服务到为多军种服务的转变。

老办公楼外貌

“在型号装备一步步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以一个个零的突破挺起了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再到基本型、系列化的探索发展之路,159厂走出了一条从仿制到改型。”159厂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鹤鹏说。

磨砺择千秋。砺剑贯长虹,丹心铸忠诚;长鹰傲浩宇。

几代航天人的潜心铸剑、新中国第一型超音速岸对舰导弹、第一型空对舰导弹、第一型中远程舰对舰导弹……导弹武器装备陆续诞生,飞行速度涵盖亚声速、超声速,发射平台包括舰艇、潜艇、飞机、车辆,能攻击海、陆多种目标的庞大的飞航导弹家族,继“海鹰二号”之后,形成了射程覆盖远中近程,飞行高度覆盖高中低空。这一枚枚航天神剑、为祖国的领土、领空、领海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实现了我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2018年珠海航展WJ-700高空高速察打一体无人机系统

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等阅兵仪式上,159厂生产的多型导弹武器装备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扬军威、壮国威。

改革创新求突破  核心能力达一流

60年的改革征程、从成立时200余人发展到如今3500余人(含退休人员),到几十个型号产品同时滚动在线生产的华丽转身,发展到拥有各类加工设备、仪器几千余台(套),建立起相对完备的专业体系、较为充足的技术和人员储备,形成了强劲的科研能力、制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159厂经历了创建成长、改革振兴、创新发展、转型升级4个时期,从建厂之初的车床、铣床、钻床、砂轮机各只有1台,实现了从两个型号年产几发产品。

作为航天系统首家数控技术研究和生产试点单位,159厂数控加工专业在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难熔金属、复合材料等多类材料的高速、高精、低损伤加工方面行业领跑。建设的航天领域首条复杂产品结构件生产示范线可以达到高度柔性化生产,实现了型号产品自动智能化快速总装生产,做到“停线不停机,已用于多个产品的混线生产,停机不停线”,智能数字化“无人值守”加工车间初具模型;数字化总装测试厂房配置自主研发的精益总装脉动生产线。

04项柔性生产线

作为集团公司焊接工艺分中心,159厂在智能焊接、洁净清洗和微漏检测集成制造技术上日渐完善成熟。大尺寸薄壁零件结构件快速微变形电子束焊接技术国内领先;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制备的大尺寸钛合金轻量化弹翼,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60年坚持创新、逐步形成了集理论创新、产品研发、系统集成、试验验证为一体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159厂逐步掌握了本领域优势装备技术,覆盖数十个专业相对完备的专业体系。

创新源泉充分涌动。3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个个闪亮的数字,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7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近200项专利,是159厂坚持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历程上的耀眼成就,创新成果层出不穷,10余项行业标准。

近几年。推动着型号快速研制生产;工艺知识库和仿真中心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基础工艺管理及数字化制造能力,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该厂大型贮箱精确制造、IPA制备等瓶颈技术的突破,159厂全力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三创新”“四个两”等战略举措,使得典型工艺模板、编程模板、全弹装配仿真在新研型号100%应用,以前沿制造技术为着力点,以未来型号发展需求为顶层牵引,以重大项目为抓手。

与此同时,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和云制造能力建设,构建总装专业成线、成体系的智能制造模式,核心业务全流程实现数字化管控,159厂深入推进“数字化科研生产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总装能力提升”等方案实施,数字化车间建设初见成效,实现现场质量信息无纸化、生产任务汇报实时化,逐步向数据驱动的综合创新型智慧企业迈进。

坚定不移搏市场  板块多元齐发展

自建厂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航天企业也开始从军工领域拓展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159厂充分利用型号基业所积累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在改革开放中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把航天防务技术不断转化为民用科技,大力推动民用产业。从1978年到2019年底,企业的经营模式也逐步实现由单纯依靠型号向融合发展的方向转变,厂民用产业总产值营业收入累计130多亿元。

上世纪80年代。推出了多个民用产品和项目,159厂积极探索、勇敢尝试,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先后生产制造了保险柜、洗衣机、磁水器、冷藏车、配电柜等产品。90年代。当时的两个拳头产品也应运而生,随着我国整体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活力不断提升,159厂决定在配电柜、塑钢门窗两个产品上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产能建设、加强市场拓展力度。

自制保险柜

本世纪初。159厂先后启动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移动气源车、气密试验台、电能质量产品、风电、便携式焊机等产品研发工作。随后。民用产业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十二五”期间。该厂先后启动了建筑工业化、智能物流装备等项目培育;紧密跟踪节能环保市场动态,投入资源开展增材制造项目研发及培育,启动了能源管理项目研发及推广;把握智能制造发展趋势,抓住增材制造重要机遇期。

自研增材制造装备

近年来、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市场美誉度,159厂适应市场需求,开辟和应用于电力、地铁等新领域,加大了民品研发力度,在国家战略方针的指引下,高低压配电柜形成了10多个产品系列。新研发的具有更高技术性能的断桥铝和彩色塑钢门窗产品。多次被国家行业协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和用户满意环保产品,形成型材生产、门窗组装、安装、服务一条龙体系。

数据中心(中低压)电力模块

在近40年的民用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市场知名度的产品,159厂始终践行服务国计民生的定位。目前。159厂立足企业规划及市场动态,正全力打造“增材制造、建筑工业化、电力电网装备、智能装备制造”等业务板块,产业化发展能力实现新的突破。

教育AGV产品

“159厂聚焦发展战略性、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业务,不断推进业务资源整合,逐步打造业务板块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谋发展、拓市场、抓订单。”159厂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戴庆利说。

旗帜鲜明跟党走  星航精神代代传

不忘初心使命、筑牢精神根基。159厂党委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各项工作,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发展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该厂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和谐企业、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支部等重大荣誉。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实施“飞航英才接力计划”,159厂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切实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涌现了一批批优秀团队和个人,举贤任能、凝心聚力。其中、集团工艺大师2人,院级专家14人,集团级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数控大赛、全国智能制造大赛等各类省部级以上技能比赛中,34人获航天技术能手称号,成绩卓越,13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多人获全国冠军。

第十二届职工体育运动会

1964年就参加工作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信敏在总装岗位上奋斗了一辈子,也为总装专业培养出了一批批技术专业骨干、技术能手和中坚力量。“航天产品是集体智慧和技术水平的结晶,大家的技术水平提高了,高技术产品才有保障,不是一个人能干成的。”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成功了比什么都开心,作为航天人我无比自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李军见证了飞航导弹产品的数代更迭,他都激动不已,每每看到型号产品试验成功时。他以国之“匠心”成就国之重器,他用这份专注和坚守诠释了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李军(左一)和徒弟们

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作为航天精神的践行者,一代又一代星航人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赋予其更具生命力的时代意义,更加一往无前、奋发向上,并激励着后来人在“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星航精神指引下,又不断践行、积累、传承着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国技术能手贺潇强始终不忘初心、谱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奋斗故事,走出一条新时代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全国技术能手郭思东冲在急难险重的一线,以对工作的追求极致和对航天事业的挚爱深情,以刻苦勤奋的钻研和技艺精湛的本领。

为企业谋发展,为职工谋幸福。159厂党委始终把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提升全体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通过深入推进“四型”本部建设,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盯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巩固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激情满怀。

60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朝着建设一流飞航武器装备制造企业的愿景目标大步前进、不懈奋斗,锐意改革进取、强化使命担当,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求实创新的笃行,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复兴大业中追寻航天强国梦想,159厂全体职工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战略引领、质量强企、创新驱动、智能制造能力提升和融合发展,继续谱写波澜壮阔的星航历史,宇宙无界、探索不止,风雨同舟、勠力前行,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党组、三院党委决策部署,顺应经济发展大潮,抓住千帆竞渡良机。(文/王园伟 赵国伟 李淑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