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航天信息“出海”——让乌干达用上中国“智”造税务系统
发布时间2024-01-27     信息来源: 航天信息

地处东非区域中心位置的乌干达,一个拥有4400多万人口的遥远国度。想要认识乌干达,需要1秒钟打开浏览器;想要走进乌干达,从中国首都北京飞往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最快也需要20个小时。

如果想要进入乌干达商业市场,让乌干达政府接受中国标准的信息化制造,需要多久呢?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耗时一年两次。以二十多年积累的金税工程建设经验及雄厚的技术力量为支撑,准备竞标乌干达国家税控及电子发票管理系统项目,用实际行动为这个问题作出解答。

2017年8月初,加强税收征管,备受税务信息化水平不高、税收征收率较低等问题困扰的乌干达政府,邀请国际优秀厂商建设全国税控及电子发票管理系统,向全球发出招标,为改善营商环境。

“要走出国门。做海外税务信息化项目。”航天信息副总经理马振洲表示。航天信息立刻判断这是一个将税务信息化解决方案推向海外的难得机遇。时逢“一带一路”已由中国倡议变为世界共识。迅速抽调骨干力量组建项目团队,航天信息从乌干达国家政局、社会环境、城市基础建设、信息化水平等多个维度分析评估后,全力以赴准备投标。

一波三折,从流标到转机出现

乌干达投标项目团队从接到任务。只有1个月的时间,到投标时间截止。

时间紧任务重。项目组从商务、技术、保障三个层面,但对投标文档的规范要求各有不同,针对项目需求逐一提出应标方案,虽然国内外投标流程大致相似。

项目负责人贾希强回忆,从写投标书开始,大家在公司经常加班到凌晨才回家,在那段日子里。到最后打印标书的关键一周、成员们每天都要熬到夜里两三点,有些同事离家远,就在公司的行军床上凑合一晚。

上下一条心,在9月底截标日期前,航天信息完成了标书。然而1个月后,项目组接到通知——项目流标了。

“听到消息的瞬间是一种不可言状的心情。”项目总监黄新华说。当时团队士气低落。受到挫折。马振洲鼓励团队不要气馁。这很正常,还有机会,好好总结。

转机的出现没有让航天信息等太久。2017年10月底,乌干达政府开始第二轮全球竞标。这次,项目组及时总结上次投标经验,为后续以最优方案中标打下良好基础,认真梳理、分析项目需求,航天信息打的是一场有准备的硬仗,将投标方案和技术架构进行了创新优化和升级。贾希强带领项目团队经历了多个彻夜无眠地加班,让乌干达政府认可中国的智慧方案”,“我们一定要用专业技术和综合实力。

投标是一次全球强强竞争、评标环节包括对投标企业的实地考察。乌干达政府派来一支专家考察团组、一方面邀请他们赴相关省市走访税局、实地考察企业,航天信息一方面与乌干达考察团组在航天信息园谈项目设想、提工作建议。沿途团组临时安排就餐、购物、汽车加油等活动,亲身体验了航天信息提供的发票系统。通过此次来中国考察,使乌干达真切地感受到航天信息的技术和服务所带来的便捷与安全。

事实胜于雄辩。一轮考察走下来,航天信息全方位展示了自己的综合实力。终于,令人信服地摘取了乌干达国家税控及电子发票管理系统项目,在2018年5月30日,航天信息收到了来自远方的中标通知书。“这是航天信息人勇气与智慧的结晶。”国际业务部部长孙原感慨地说。

“就像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看到播下的种子,最后瓜熟蒂落,开花结果。”金税产业本部副总经理宋颖感言。项目组成员柳阁文也很有感触、是我在之前的工作中不可能遇到的机会,“参加这种海外国家级软件服务竞标项目。”

置之度外,开疆拓土未来可期

2019年3月4日。项目经理连俊等人,带着400多页精心准备的项目需求文档奔赴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每天早上8点、大家准时到乌干达税务局开会。与在国内做项目不同、需要不停地反复修改,很多已经决定的事情,都会被“否”掉,乌方一些部门稍有质疑。同时、税务部门时常会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要求,连俊等人对此都会一一解答,乌干达原有的税务系统不完善,为乌方分析方案的优劣之处,反复沟通。乌方刁钻的技术问题在开发经理田德飞眼里、有问必答,都是小菜一碟,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每天晚上6点会议结束。大家返回住地。稍事休息。又会接着开项目组内部讨论会,对客户的要求做更细致的分析拆解,以备第二天的质询,总结当天的成果。同时要编写中英文两份文件,一份用于向航天信息总部汇报项目进度,一份用于同乌干达税务局沟通。“有时走得晚、街上没有路灯,半明半暗、深一脚浅一脚地回住地,大家只能借着月光。”需求负责人崔真真说、看着异国他乡的月亮,深夜将整理好的文档发回国内,很想念家中刚满周岁的孩子。

工作辛苦。生活也不尽如人意。在乌干达。饮用水也是个大问题,项目组成员饮食不习惯。“有时候真想去买点泡面和老干妈辣酱吃,但超市里高昂的价格又让人望而却步。”市场经理崔爱飞笑言。

非洲卫生条件差、所有人出国前公司都会组织大家打黄热等多种疫苗,到了当地还要谨防甲脑、霍乱、疟疾等疾病。有一次身体瘦弱的崔真真发烧到38度。排查后再按照普通发热用抗生素处置,没法检查血常规,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只能先用试纸检测霍乱。万幸的是。因此,当地有援非的中国医疗队保驾护航,手机里留存中国医疗队联系方式成了驻乌项目团队的必修课。

在非洲,公司都要给大家买人身保险,做行前安全教育,项目团队临行前,反反复复强调应急预案,人身安全也是个大问题。身处异国他乡,大家才深切体会到生活在安定、祥和的中国是多么温暖和幸福。

尽管问题重重,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友好还是深深温暖着身在异乡的项目团队成员们。这些都得益于几十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对非洲的大力援助,架起了中非友谊之桥。

历时两个月。400页的文档厚了一倍多,项目需求方案书终于敲定,增加到1000多页。大家带着增厚的文档和累加的经验返程,为航天信息此次“出海”记下重要一笔。

二十年耕耘,好技术赶上好时代

现在、项目已经进入一期开发阶段。该项目应用实施将改善乌干达全国发票记录保存、简化税务申报,通过快速跟踪退税流程以及增加规范化来促进纳税人合法经营,构建公平的税务系统。

该项目对于乌干达税收改革意义重大。增加税收,希望通过该系统帮助政府扩大税基,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乌干达政府在国内以及东非国家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代表航天信息与乌方签署正式合同的贾希强,也因媒体的宣传报道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十余年来、航天信息为国家经济和信息化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国家“金税工程”“金卡工程”和“金盾工程”的重要参与者。在中国多年积累的经验和逐渐完备的技术业务能力,是航天信息推动海外业务的根基。

这也是航天信息在信息化领域潜心积累的二十余年。今朝跟随时代的步伐,乘着“一带一路”东风,才有了航天信息高质量信息化服务的远渡重洋。

当下,是非洲许多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财政收入、减轻政府赤字压力。国际社会一直认为,比如税收,发展中国家不应仅仅依赖外界援助,而应积极为自身发展开拓资金来源。

税务信息化正是解决这一诉求的有效手段。“此次中标是航天信息团队协同作战,体现客户对我们专业的认可与信赖,努力奋斗的结果。航天信息从中国税制改革20年历程中一路走来。理解深刻、经验丰富。”航天信息总经理陈荣兴认为。通过这次“出海”乌干达,可从一点到多点,由一国到多国,未来航天信息将为非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更多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把中国智慧和成功经验辐射到非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这笔宝贵财富就像“百变金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