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决战决胜四季度/一院:鏖战岁末大冲刺
发布时间2020-10-28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新闻网
       在年终冲刺中。并组织专项队伍解决任务难点,凯发平台网 集团公司一院所属各单位立足科研生产一线,制定了开展劳动竞赛的目标和计划,为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而努力拼搏,抓紧落实,进行认真分析,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同时全院干部职工团结一致,针对影响本单位完成年度经营指标任务的最突出、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
  在8511所参加年终劳动竞赛的人员名单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各个项目组人员组成特色鲜明,组长是清一色的女性,组员是老中青结合。其中、还有退休返聘的老员工,有工作多年的科研骨干,有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在航天这个大家庭里,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奏响了一段段动人的旋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二字。
  某型号光电组组长陈萍萍每天都很忙碌,逛街、购物、休息对她来说都是奢侈的梦想,长期连续超负荷加班已是“家常便饭”。她同时负责2个重点型号的课题研究以及有关标准的编写工作。但能够统筹安排,工作量虽大,她的这股拼搏劲头让项目组成员敬佩不已。
  王洪静。业务水平得到很快提高,凭着刻苦努力和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迅速成长为该所青年技术骨干,参加工作不到10年,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这么晚不去休息、还去实验室做什么啊?”“去加班啊。”具有东北人性格的王洪静直言不讳地这样说。的确、参加各种试验和联调,作为项目组的组长,她经常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为项目的顺利交付东奔西走。青春是无悔的、王洪静和同事们用行动将青春的激情释放在航天科研生产的一线上。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该所老职工岑寅昌师傅为了早日交付设备,全员上下齐心,忘我地工作,也和年轻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退休返聘的包家雄师傅已是60多岁了、但在需要他出差的时候,他从不说二话。在外出差期间。让课题组全体成员为之感动和钦佩,由于天气变化,带病坚持完成工作,但他没有放下手上的工作,包师傅得了重感冒。
  航天科工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年终劳动竞赛活动以来、2个关键项目的研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全面完成全年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
  该公司某型号项目组青年工程师敖磊为按时交付。主动放弃了周末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全心身地投入到重复而枯燥的项目测试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今年,他在外出差超过4个月,成为同事们钦佩的“驻外资深人员”。他主动承担试验测试任务、几乎每个试验现场都有他的身影,他总是主动申请熬夜值班,许多试验都要求24小时监测。由于受条件限制、他独自一人踏上了火车,某项试验只能到上海进行,在上海的试验单位一待就是1个多月。这期间。他熬夜值班达20天,当他返回公司的时候,憔悴了,同事们都说他瘦了。
  密品载体户外作业监控系统项目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民用产业项目。市场前景广。该项目主要负责人李琳在腿部手术住院时。还关心着项目开发研制的进度。出院后。凭借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根基处理各种棘手问题,她拄着拐杖来公司继续参加科研战斗。
  该项目总设计师林彦博士。具有顽强的工作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他凭着一股拼劲和钻劲。获得了集团公司等单位的多项创新奖励,申请了3项国防专利。为了按时完成劳动竞赛任务。从软件的编写到产品的调试,他经常加班加点,每个细节亲力而为。工作责任重、强度大,和同志们共同研究通力协作,但他毫无怨言。项目组全体成员的不断攻坚、不断求索的拼搏精神加快推进了工作进度。
  科工一院机关的工作人员为了确保劳动竞赛顺利开展、充分发挥院机关在各项工作中的牵头作用,制定了《机关保障劳动竞赛顺利开展若干措施》。在当前任务紧、人员紧缺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调度,力保各项目任务按计划完成,合理安排。
  形势紧迫。时不我待。科工一院全体干部职工充满信心。正在按照院党委发出的“全力冲刺,确保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的号召,努力奋斗,全力以赴,迎难而上。(文/易源轩)

      (责任编辑: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