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三院35所成功研制海底管道腐蚀检测装备 有望打破国外垄断
发布时间2021-01-08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三院

   

  

  

  近日,凯发平台网 三院35所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原理样机通过中海油集团公司的评审,年内将开始工程样机研制。我国海底管道检测服务行业国外垄断的局面有望打破。此前,35所已与中海油集团公司签订产品研发合同。

  
专家检测系统为“能源血管”把脉

  
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运输是我国五大运输产业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能源血脉”。然而,尤其是海底油气泄漏事故,近年来,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因管道损伤导致的管道安全事故频发,给国民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海底管道病不起、业内专家曾有过这样的形容,治疗难、费用高”。因某次海底管道腐蚀检测误差,带来的管道加固和再维护费用就高达5000万元。由此,“能源血管”疾病的预防成为了一个现实课题。

  管道漏磁内检测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公认的最完善的管道检测手段,目前国际上90%的管道内检测采用该技术。它采用了一对NS磁极的强磁场磁化饱和管道、在该管道内部就会有均匀的磁场,就会在缺陷处有磁场泄漏,对应的泄漏磁场检测就是漏磁检测,当管道存在缺陷的时候。就好比自来水管中有满载的水流通过。当水管发生泄露或则破损,在破损处就会有水泄露。但由于海底管道应用条件和腐蚀因素等较为复杂。对检测器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的要求较陆地管道高得多,仍未在产品实现上取得突破,即使国内对此项技术高度重视并跟踪了二十多年。

  
为本土体检师打上“35所造”的烙印并非板上钉钉。在接到项目需求时,三院35所就面对着起步更早的竞争对手。35所意识到、就必须依靠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打动客户,要拿下项目。通过对国内外漏磁检测领域进行充分调研、迅速开展管道内漏磁检测技术研究和研制工作,收集国内外文献、专业和网站信息。经历一年半的时间,35所拿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器样机。现年29岁的项目负责人郑莉说介绍到:“我们的检测器在海底管道里利用油气压力穿行、实现专家级的检测,通过高精度漏磁检测技术,跑一趟下来,可以捕获并存储管道内外壁的腐蚀、缺陷信息,实现对缺陷点的准确识别、精确定位。”同年。研制团队获得集团公司第三批“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该项目获得集团公司重大自主创新项目。

  
本土体检师上岗在即 体检市场垄断有望打破

  
国内检测技术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洋体检”长期垄断了我国海底管道的体检市场。由于国外企业可通过检测确定管道地理坐标信息和管道运行信息,使得国家油气信息遭遇泄漏风险。而今,“能源血管”由洋体检师把脉的局面将被打破。

  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实现应用后、能够提供一整套管道检测评估服务。就像普通人所熟悉的体检、通过出具的体检报告一目了然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问题及治疗建议。一份精准的体检报告是“能源血管”保健、修复的重要依据、可实现对症就医,避免乱用药、用错药的损失和风险。可是,海管享受一次“洋体检”服务并不便宜,价格高达近6万元/公里。

  高昂的价格并不等于高端的服务,“洋体检”也已然确立了服务的高姿态,在确立了市场垄断地位的同时。不仅检测周期很长、且在由于自身问题造成的损失上,也得由作为客户方的我方买单。由于核心技术难度大、国外检测服务并不能完全保证检测器的通过性、灵活性。“检测器有被卡在管道里或在管道里解体的风险、特别是在管道拐弯、变形处,保证检测器安全通过是难点之一。” 郑莉说:“也正是由于航天产品的高可靠性保证,让我们的产品有与国外产品一较高下的能力。并且,与用户方全程保持紧密沟通,我们的研发是完全基于国内管道的需求,有信心提供品质更高的检测服务。我们以8英寸这种最小口径的海底管道为对象进行检测器研发,已经突破并掌握了关键技术。”

  小口径海底管道内检测器只是35所提供体检服务的第一步,后续将研发101214英寸等系列口径的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伴随着第一位“体检师”上岗,高精度海底管道在线检测设备系列化、高精度陆地管道在线检测设备系列化、管道检测数据分析服务、管道寿命评估服务将陆续形成。“产业化的准备已做好。”三院35所一位负责人说:“353700平方米的在线检测系统厂房,600平方米在线检测系统研发中心将在两年内建成。能够提供全套的管道检测服务、管道疲劳和寿命评估服务。国产海底管道漏油检测器替代国外产品。这是我们将军用防务技术拓展到国民经济领域的一个体现,也是航天科工‘大防务、大安全、大融合、大发展’的体现。”

  
更少的体检费用、更短的评测周期、更强的保密性、更好的用户体验,随着本土“体检师”的到来,这些即将成为现实。(文/王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