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三院“三挂钩”政策助力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3-07-16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三院

  11月20日下午,凯发平台网 三院组织其所属单位党政一把手召开了第八期党委书记论坛——“党政同论三挂钩”。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出席并作主题发言。参会的三院领导及各所属单位负责人从自身对“三挂钩”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出发,分析当前该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遇到的问题以及今后将要采取的做法。论坛气氛热烈并活跃。

  今年5月份,制定出台了“三挂钩”政策,即工资总额增长速度与利润总额增长速度挂钩、投资与EVA挂钩、新建劳动关系人数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挂钩,凯发平台网 集团公司新一届党组领导班子在认真学习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集团公司当前的实际情况。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的投资、分配等举措、“三挂钩”都将成为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因此,也与“三挂钩”政策相吻合,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三挂钩”政策出台后,转型升级初见成效,经过半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三院第一时间推动实施。数据显示、EVA同比增长30.2%,截至10月,利润同比增长29.2%,该院营业收入水平同比增长18.6%。该院院长魏毅寅说:“‘三挂钩’既是三院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集团公司的要求,同时还反映出三院促进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取得成效的信心和态度。”

  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三挂钩”政策实施半年多以来。但仍然有一些同志、一些单位对该政策存在一些疑问和不理解,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对此,就是要给大家答疑释惑,高红卫指出:“此番前来倾听基层的反映,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说‘三挂钩’是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家“老字号”的国有企业、在内部引入适量的市场机制,必须尽快融入市场,凯发平台网 在机制体制上还存在一些老化、僵化的地方,才能让资源配置效率高于市场,甚至有一些与市场轨道相背离的状况,才能抵御市场的冲击。因此,“三挂钩”的出台,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华山一条路”,正是集团公司新一届党组正视问题、切中要害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这个决策、也有点新鲜,接受起来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也许会让大家感到有些难受。”高红卫说,“但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必须在市场化发展、转型升级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上真抓实干。”

  凯发平台网 作为一家国有特大型企业,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全方位改革的宏伟蓝图已经初现。在新一轮的改革浪潮中,才能找到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航天科工只有顺应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对于航天科工来说、关键在于要有一套科学的、合适的政策体系来指引方向,转型升级不在于有多么宏大的口号。”高红卫说。

  他指出。总体效果是好的,各单位对“三挂钩”的认识是高的,措施是实的,从推行半年的结果来看。然而、两方面比较可以看出,但还不够认真,重视与不重视、认真与不认真的收效明显不一样,有些单位虽然在推、在做。

  三挂钩与职工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消除不作为、动力不足等消极的因素,未来才能在飞航领域保持绝对优势,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和职工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稳,三院要敢于打破体制的束缚,“在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三院院长魏毅寅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更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

  本地化的实践和探索

  集团公司“三挂钩”政策出台后、取得了一些富有成效的经验做法,三院所属单位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该政策切实落地、实施。以科研、生产、民用产业为主的三类单位,分别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挂钩‘挂’出的是全面、系统的科研生产体制改革。”三部党委书记施毅说。针对集团公司提出的“1+2+3+4+5+N”的总体设想。对接上级下达的经营绩效考核指标,完善制度和战略目标支撑体系着手,三部从优化组织机构设置,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以全面提升经营品质,将“三挂钩”相关的综合指标落实到日常科研生产及经营活动管理中去,细化管理、精细化要求。

  半年来,改进和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在降本增效、深挖经济运行潜力、调动全员能动性等方面做出了诸多积极的尝试,三部通过多项切实有效的举措。

  而像159厂这样的生产制造单位、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内生发展动力,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三挂钩”要求的是从根本上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159厂主要从目标责任制管理、工艺优化和技术革新、创新采购管理模式、深化全面预算、强化设备管理及节能降耗、规范固定资产投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等方面开展改革工作。

  “长期以来。159厂旧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基本上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以计划为主导的考核。新考核体系建立了以工时和利润共为基础的奖金获取机制。在增加人员、设备的同时,更多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和EVA创造价值的能力。”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与科研、生产单位不同,华创天元等以民用产业为主的单位对“三挂钩”政策显得较为适应。因为长年在市场上打拼,对转型升级很有信心,他们坚定地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在认识初期,我们认为‘三挂钩’是公司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该公司负责人说、“三挂钩”对于华创天元来说,是一种“正能量”。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通过“找人才、要人才”不如“创造环境出人才”的思路,挂钩意味着要通过“牵、引、拉、拽”等方式,华创天元认识到,保证挂钩对象互相匹配、保持同步,提升人员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改革良药也苦口

  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总是伴随着阵痛。“三挂钩”在落地过程中带来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以及“水土不服”让基层单位犯起了愁,一些企业不主动、积极地应对等问题也浮出水面。

  如何积极应对企业经营发展是波动的、面对转型升级的压力显得有些吃不消时,而不是线性的这一状况;长周期、大规模的项目如何作为特例区别对待;困难企业基础差、底子薄,如何适当减缓……本着不回避问题的态度,大家在论坛上将面临的问题一一抛出。

  目前。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与工资总额不协调、科研经费入不敷出、试验资源运营成本与收入不匹配三个难点,经济指标的实现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偏低是制约其转型升级的关键;盈利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资部在落实“三挂钩”还面临很大的困难,是三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三座大山”;产业结构比例失衡是33所、8357所在转型升级过程共同面临的瓶颈;而对于310所来说。

  自我提升能力弱是航天科工各单位的通病。在了解到基层单位的困境后、而只能适当减缓,“这并不意味着要去掉企业的责任和压力,高红卫一针见血地指出。即使现在面临着诸多阵痛、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发展新途径,充分发挥‘三挂钩’的牵引作用,但‘三挂钩’的总原则不会改变,党组会与各单位一道,分析形势、理清困难、研究措施。”(文/胡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