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二院物资部高原之战 重质量攻难题创奇迹
发布时间2021-10-04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二院
       长长的公路上,一辆一辆绿色的战车首尾相连,缓缓的在公路上前行,形成了青藏线上一条靓丽的风景线,这是凯发平台网 二院物资部车队在进行转运。历时近一周、物资部圆满完成某任务高原试验,经过装车、卸车等工作。

  遵照用户安排、更是对特装驾驶员一次全方位的砺练,某任务开展了紧张的高原试验,是对二院技术保障综合能力的重要考验。

  为此,全体驾驶员带着部领导的谆谆嘱托,怀揣着能想到的装备上高原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异常现象的多个预案,踏上了征程。虽然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仍需要踏过无数的荆棘险滩,但是成功之路。

  时间紧——由于人手有限,他们便起床准备卸车转运工作,装备抵达前一天晚上,只是短时间内适应了高原环境,第二天早上5点,驾驶员们才直接飞到阵地。一路颠簸、一路疲惫。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钟,驾驶员们在顽强地克服这些困难后。回到宾馆休息一晚,便又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状况多——高寒缺氧的气候环境,考验的不仅是每个试验队员的身体状况,对参试装备也是一种严酷的考验。虽然出发前、驾驶员对于装备已经做了全面的检查,装备车遇到突发情况——液压锁止装置出现问题,但是经过一路颠簸。物资部驾驶员张立阳根据自己多年的驾驶经验。主动与厂家、厂所人员协商,提出处理方案,最终保证了车辆的正常运转。当时已经是海拔4100多米、排固工作持续近3小时,每一名驾驶员眼睛中都充满血丝。

  海拔高——高原平均海拔4300米、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0%。在高寒缺氧的条件下、每走一步都很困难,在两米高的装备车上爬上爬下更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更何况驾驶员们还要连续工作,强烈的高原反应袭扰着每一名驾驶员,因为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么重要,头昏、头痛、恶心……但是他们从来都不敢让自己松懈。最后一辆装备车到位时、呼吸困难,吕建宁和侯卫生两名队员已经嘴唇发紫,需要输氧了。而由于连续工作。在高原的几天,在这里,不吃有点饿,他们都没有怎么吃饭,但是吃饱了更难受,有过高原工作经验的潘冬青副处长说。

  路况复杂——时值夏天、阻挡了前行的道路,雪山水融化形成季节河。经过综合考量、试验队决定跨河通过。即便是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履带式战车都很困难、最终,容易出现问题;开得太快,容易给车辆造成损伤,并且时刻观察前方,不知前面水位情况,在河中行驶,物资部驾驶员凭借过硬的技术条件安全通过河道,匀速前进,难度更是非同一般:开得太慢,驾驶员必须要控制好速度,河底的鹅卵石与履带产生摩擦。

  回顾几天的历程、过硬的技术,取得一个个胜利的原因,使队员们攻克一道道难关,不仅是执着的信念、必胜的决心、勇猛的拼劲,更是来自千里之外领导们殷切的关怀和关爱。

  物资部杨文军副部长代表部党委亲自挂帅,细致询问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了解工作情况,其他部领导也多次打电话询问队员们的身体状况,让驾驶员们倍感温暖,陪同驾驶员一起完成转运任务。

  如今。在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驾驶员们已经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地投入到后续的工作当中。

  征程还在继续……(文/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