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航天信息:转型升级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引领潮头
发布时间2020-10-11     信息来源: 航天信息

  编者按:10月26日至29日、主要议题为“十三五”规划编制,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正处于三期叠加关键时期的中国、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转型升级”、“信息经济”等战略首次提及,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领域不断升温。

  作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领军企业,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顺应形势变化、把握时代特征,凯发平台网 集团公司信息产业的排头兵,确立了自身转型之路的思路、目标与战略,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积极探索、努力作为。这不仅关系着航天科工未来,也关系国家信息产业未来。


  营业收入从2000年的7.92亿元到2014年的199.59亿元、增长了25.2倍;利润总额从2000年的1.86亿元到2014年的20.62亿元,增长了11.08倍。

  成立15年、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捧出了这样一张令同行艳羡的成绩单。然而、果断地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心怀着产业互联网时代更大的梦想,敏锐而冷静地观察着信息技术行业的未来动向和潜在风险,航天信息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

  “未来几年、航天信息要努力成为一家B2B(商家对商家)企业。如果把市场比作舞台、我们必须走上舞台,走向舞台中央。”航天信息董事长、党委书记时旸信念坚定。

  瞄准B2B,成为行业综合服务商

  尽管外人看来非常光鲜。但是航天信息的掌舵者看得十分清晰。他们选取了IBM、苹果、Google等国际标杆企业。进行全面对标分析,以及华为、联想集团、神州数码等国内标杆企业,找到了制约自身发展的7个深层次问题。转型,成为了一种内在动力。

  从外部环境看。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全球化格局日益显现。互联网行业。作为人类智慧的新生儿,在短短20余年的市场经历中创造了奇迹。在消费互联网、政务互联网之后,迎来了朝阳般的产业互联网。

  在商业模式不断翻新的浪潮中。一面是互联网企业的高歌猛进,一面是传统企业触网的慷慨悲歌。航天信息认识到、才有赢的可能,只有基于原有资源优势并成功转型升级。

  因为想赢,实现收入规模、利润总额翻番,想做行业前三甚至老大,“到2020年,具备千亿元级的关联资源控制能力”,所以航天信息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届时、在产业结构上,非税业务利润贡献率超过70%,形成金税及企业市场产业、金融支付与服务产业、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产业三大支柱性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

  “航天信息如果真的转型升级成功了。业务形态就是B2B。国内有知名电商公司想做。只做成了B2C,但没有成功。”在时旸的构想中,旗下有几个主要板块的上市公司,在组织架构上形成“航信控股”,航天信息未来是行业综合服务商。

  所谓综合服务商,实现对资源的集聚,是指通过互联网时代的代表性产品——平台。比如。航天信息于今年8月8日打造的中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可视为迈向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的第一步,在黑龙江省最大对俄贸易口岸绥芬河正式上线。

  观念+基因,形成不可替代优势

  “我们可以无视消费互联网的浪潮,但绝不应该错过产业互联网的历史机遇。”

  “中国企业的发展一定要符合中国的政治环境。在政治上讲规矩,在经济上有定力。”

  “互联网经济强调从精英创新向草根创新转变。要把战略引领变成战略中心。快速试错,优化迭代。”

  一连串的新理念、风靡在航天信息这个靠金税业务起家的IT企业。现任领导班子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加强互联网思维、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打破传统思想观念。

  “技术创新是基础、商业模式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保障。”对于三创新的差异定位、商业模式才更具颠覆意义,技术和知识已经不那么重要,航天信息早就认识到位了:在互联网时代。

  这种观念在航天科工一度显得十分另类、但航天信息却深以为然。她也是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中勇于设定最高利润目标的企业。五年翻一番、这样极具鼓舞性的声音,也不时在航天科工决策层中响起,“再造一个航天信息”。

  在航天信息。也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词汇,企业基因。“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叩问着企业的经营者们。

  航天信息起源于航天。衍生了航信的基因,经过自身发展,拥有航天的基因。过去、航天信息依靠“产品+服务”起步;今天,重点围绕行业应用发展壮大;未来,要面向全球打造智慧融合的平台。

  目前、因而有雄厚的实力在“互联网+行业”领域大展拳脚,且在税务信息化领域有了成功案例,航天信息已经掌握了570万企业用户数据。

  在航天信息领导班子看来。数据是企业的资产、是未来企业的核心资源。航天信息依托自身的企业基因。就拥有了他人无法替代的优势,在发展中掌握了核心资源。

  主动作为,创建央企互联网旗舰

  互联网企业中目前尚无一家央企。这关系体制机制,传统的管理、考核、评价模式不适应新产业形态的发展,原因何在?航天信息领导班子认为。

  从社会大环境看。属于现值考核,现有的管理制度、考核体系都是面向传统制造业的。这与互联网企业的估值考核、有着本质差异。再有、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是颠覆性的,难以依靠先前的经验进行评判。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国家对央企寄予厚望。崇尚“既然一睁眼就要干事。那就干大事”的时旸,脑子中有一股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让央企走出一个互联网旗舰企业。但是,同样受着工资总额、人员编制困扰的航天信息,该如何破题?

  “绝对不能等靠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紧紧抓住集团公司力促发展信息技术领域相关产业的重大机遇,利用掌握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优势,航天信息主动作为,服务集团公司“大防务、大安全”战略,服务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航天信息的领导班子拿出了至少“四招”:一是采用联合方式。把他们的基因和航信的基因相嫁接;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做实产业板块,与京东、苏宁等联合,探索股权激励等长效激励机制;三是通过收并购,吸纳别人好的经验;四是拿出一定比例的谈判工资吸引一流人才。

  走上舞台、就是要引领潮头,就是走向潮头;走向舞台中央。现在、还属于群雄逐鹿阶段,产业互联网在中国刚刚萌动。再过两三年,市场就会有新的格局。航天信息是否能够转型成功,因此“要跑得再快一点,2018年非常关键,机会稍纵即逝”。

  在航天信息看来,这是一种理想的创业模式,未来的互联网企业主要讲究团队控制力。他们期待国家能有新的举措,让其在试水中积极作为。这也是央企的担当,是在新时代发展了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文/索阿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