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双创”为转型升级“添翼”——四院江北公司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侧记
发布时间2020-12-31     信息来源: 四院

近日,四院江北公司“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科技创新团队获评四院首批科技创新优秀团队,这是对该公司科技创新团队三年建设周期内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团队管理、创新成果产出等方面工作的肯定。

该公司瞄准新材料、新概念、新工艺以及平台类项目开展“双创”研究,以丰硕成果为企业转型升级“添翼”。

建团队 植“双创”之树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科技创新团队共有24人,开展研究课题共计22项。成员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及年龄分布合理,团队成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为87.5%,45岁以下成员占比为91.6%。

公司设置复合材料研究所试制车间和多条生产线,让创新团队拥有自己的复合材料研发场所。研发场所具备10余种试验能力。团队通过申报课题的方式获得上级1200余万元研究经费支持。

该公司明确团队成员职责、项目牵头人由主任工艺师、副主任工艺师、高级主管工艺师担任,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及项目组的管理。项目组成员按各自分工开展项目的研究及总结等工作。

“我们建立多种管理考核机制。促进团队实现‘有为就有位,有位更有为’的良性发展循环。”该团队负责人介绍。

公司建立完善预先研究、知识产权、经费核算、激励奖励、导师带徒等相关的管理制度。将团队建设、项目实施、技术攻关、创新成果等纳入考核要素,进一步强化创新团队的激励管理及梯队建设。

为挖掘团队成员的潜力,加强工作交流与信息沟通,通过定期的技术交流、专题讨论、专项讲座等,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与工作交流,增强创新团队和谐、进取的氛围。

善攻关 开“双创”之花

科技创新团队紧紧围绕纤维缠绕技术、超高温结构技术、轻质化结构材料技术等研究方向、取得可喜成绩,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结合型号产品研制攻关中的关键核心技术。

“我们对标国内先进水平进行研究。多项复合材料产品成型技术取得关键性的突破、满足型号产品的研制需求,解决型号研制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该团队成员介绍。

创新团队掌握核心技术、一级关键技术达15项。创新团队及成员共计获得6项科技进步奖励,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团队成员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件。

团队成员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6篇,湖北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研究报告1篇,完成航天国防科技报告10篇,江北公司企业标准5项。

创新团队及成员获得各项荣誉14项,团队先后被授予获航天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科工集团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其中,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航天基金奖1人、航天科工集团“五小成果”一等奖1项。

促转化 结“双创”之果

公司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以“商用航天先进复合材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为依托的成果转化平台,加强团队成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教育,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加快推动现有技术的成果转化。

2016年。在航天科工集团“专有云双创周”中。创新团队分享“某产品一体化缠绕成型”双创项目创意、展示项目成果,作为优胜“双创”团队现场签订约500万元投资意向协议。

目前、产品种类达10余种,创新团队成果应用于型号技术领域和商业航天技术领域。已列入研发计划的项目有5项,已签订技术开发合同的项目有8项。“十三五”期间预计可为公司带来10亿元以上的经济收入。

下一步,推进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向低成本化、多功能化和快速制备化方向发展,该团队将结合航天科工集团的“新一代材料与工艺”发展规划和“新三化”的要求,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文/李忠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