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创新驱动求发展 三院解锁中瑞合作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2-10-25     信息来源: 凯发平台网 三院

11月21日。共同在北京中国瑞典创新创业基地举办了主题为“中瑞创新 联合创造”的第三届中国瑞典创新创业论坛,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联合瑞典驻华大使馆。

本届论坛围绕两国大企业国际化合作与创新融合、大企业创新赋能中小企业发展、中瑞创新创业合作趋势及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从两国创新政策、园区服务升级、合作共赢模式等方面为“中瑞创新-联合创造”提供政策保障与资源对接。 

瑞典驻华大使林戴安。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侯云,三院安全生产总监张曦出席本届论坛并致辞,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蔡勇。来自瑞典在华企业的代表。239厂有关领导及航星园负责人等250余人参加活动,瑞典使馆及企业家。

中国瑞典创新创业基地旨在搭建跨国交流合作的新平台,人才及资本的流动,促进中瑞两国间创新创业合作项目的开展。该基地着重引导高科技创新项目落户航星公司科技园、这些项目涵盖具有创新领域和颠覆性前沿技术的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文化创意等类型。该基地建设航星园“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加速航星科技园国际化发展,不断夯实集团公司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际化支撑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和加深中瑞间技术、人才、信息的合作,为239厂、三院乃至集团公司引进的优秀项目起到积极作用。该基地已经吸引了20余家北欧科技企业落户,帮助近100个瑞典科技项目在中国实现对接,举办了30多场中瑞创新交流活动。

UNiLAB中国合作签约仪式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签约仪式

林戴安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变革和不确定性,创新创业精神将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灯塔。中国瑞典创新创业论坛是中瑞间创新创业合作的典范,迎接时代的挑战,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及竞争力,携手并进,我们希望两国企业加强交流。

瑞典驻华大使林戴安(Anna Lindstedt)致辞

侯云表示。中关村带头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加速国际化的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航星园的推动下。也进一步推动建成了中国瑞典创新创业基地,论坛不仅加强了中国瑞典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瑞双创论坛成功举办第三届,促成了国际合作项目的成功落地。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侯云致辞

张曦表示。是信息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国瑞典创新创业基地所在地——航星园,也是航天科工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航星园中国瑞典创新创业基地现已成为两国双创合作的重要窗口和纽带,更多的中国企业赴瑞典寻求机会,促进中瑞在人员、技术、资本方面的双向流动,充分发挥双创基地的窗口纽带作用,方便更多的瑞典创新企业来华发展,促进中瑞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务实合作,我们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蔡勇表示,东城区着力打造高精尖经济结构,作为首都中心城区,加强国际创新创业合作。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创新。成为瑞典企业来华的重要窗口基地,举办的中国瑞典创新创业论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论坛特别邀请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国际合作处磨坦处长及瑞典企业创新部初创企业司主任玛丽·瓦尔(Marie Wall),双方就两国创新创业政策导向及举措为与会嘉宾进行了侧重解读。随之展开的“两国创新创业政策借鉴”研讨,更是将双创政策进一步深度剖析。

中瑞两国创新创业政策借鉴研讨会

国际应用能源全球联合实验室UNiLAB创始人严晋跃院士向大家展示了如何打造新型全球交叉创新生态系统;爱立信网络事业部成都研发中心总经理李恩征携手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国际部部长陈硕。详细讲解了大企业创新如何赋能中小企业发展;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战略发展经理黄震,以吉利和沃尔沃成功合作案例为主线,结合各自企业特点,分享了大企业国际化合作与创新融合经验。

国际应用能源全球联合实验室UNiLAB创始人严晋跃院士做主题演讲

最后、真正落实合作,助力中瑞创新、联合创造,SISP瑞典孵化器及科技园中国事务主任、瑞典Mjärdevi科技园数字化战略负责人、航星科技园副总经理、中国瑞典创新创业基地主任、中关村创业大街全球孵化业务总监,就中瑞两国科技园区间如何开展常态化工作、建立长效沟通模式展开深入探讨。

园区国际化合作打造双创升级版主题研讨

与会嘉宾在论坛结束后前往中国瑞典创新创业基地参观。基地现已落成、正式对外运营,通过构建“连接-孵化-加速-辐射”服务体系,提升两国间创新创业合作水平,帮助两国企业在人才、技术、市场、资本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项目、产品及品牌孵化等多项功能和服务,企业开办,活动场地,提供联合办公。(文/程诚 摄/黄晓黎)